“她是我的弟媳,但更像亲妹妹!” ——李芳生前故事追踪报道之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海 周 涛

“16年前,丈夫因病离我们而去;去年,儿子也得肝癌去世了;没想到不到一年,我的好妹妹也走了……”昨日,在浉河区西花园的一栋居民楼里,李芳的三婆姐代业华难过地向记者讲述着,言语间流露着万般不舍。

李芳家与丈夫代业明家都是兄弟姊妹9人,由于李芳的婆婆去世较早,丈夫代业明的三姐代业华一直是大家庭的“顶梁柱”。“她虽说是代家的媳妇,但我们相处得就跟亲姐妹一样。”采访时,代业华多次重复这句话。

四月初九,是代业华的生日。那一天,也是代业华多年来最开心的一天。“李芳一直都陪着我,先是给我买了件衣服,我穿着小了,她就跑去换,换的过程中她又相中另外两件衣服,就都买下来给我。”代业华说,“作为兄弟媳妇,能做到这样真的很难得。”

代业华说,不光是自己,对待其他遇到困难的姐妹,李芳也一样想办法帮忙。“二姐、六妹和我,都是丈夫去世的早。逢年过节,李芳总能想到我们,不论是带点礼品还是聚餐,我们都感觉很温馨。”代业华回忆道,“八妹家住董家河镇车云山村,有时代业明或李芳的单位发福利,李芳都记得捎带一份给八妹。”

“孝顺”,是代业华对李芳的又一印象。2014年,99岁的老父亲代胜先去世了。老父亲去世之前的十余年,李芳是如何照顾老父亲的,代家姐妹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每周末李芳回到信阳市内,都会去买父亲最爱吃的绿豆糕、糍粑等点心。我们作为儿女的也很难做到一直这样,她一直是我们的榜样。”代业华说着说着眼角泛出了泪光,“在给李芳守灵的那几天,我听到有被救孩子的家长面对灵柩哭着说‘我们一家永远忘不了您’,也听到有学生家长说‘以后我们每年都会祭拜您’……我当时很受感动,感觉李芳妹妹值了。这辈子能有这样一个妹妹我非常自豪,她就是我们的骄傲!”代业华激动地说。

这几日,代业华时常会翻看手机里与李芳外出旅游时的合影,她告诉记者:“妹妹虽然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仅影响着弟弟一家,对我们整个家族来说,孝顺、善良、执着的家风会一直传承下去。”

今日社评

点滴见品质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时秀敏

心理学家说,追求安全感、躲避危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千钧一发之际,李芳老师不是本能地避让、保全自己,而是本能地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她是如何克服了趋利避害这一自然属性的本能,做出舍己救人的“本能”抉择呢?

在本报推出的7篇李芳生前故事追踪报道中,人们可以从她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窥斑见豹。我们也从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李芳在危急时刻爆发出的这种道德本能,是她平常向善向美的习惯行为的日积月累,是她根植于骨子里的职业操守的本质体现,是她一以贯之关爱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内化。

试想,如果不是李芳平时就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怀揣着一颗大善大美的心,危急时刻怎么能够挺身而出、书写救人壮举?这不禁让人想起了10年前的汶川地震,危险发生的一刹那,“本能”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老师大有人在,“本能”趋利避害的“范跑跑”亦有之。抉择的不同,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内核”有别,关键时刻迸发出来的“本能”也就大相径庭。

在对李芳生前故事的挖掘采访中,无论是领导、同事、学生、家长,还是亲人、朋友、同学、邻居,大家对她的看法如出一辙。除了对她评价的不谋而合,还有一个声音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得知李芳不幸殉职的消息后,很多人悲痛之余,却并不感到意外。大家说,这就是他们熟悉的李芳!

既出自“本能”,又超脱“本能”。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没有犹豫避让,只有最后关头那奋不顾身的一挡一推。伟大,就这样从平凡中彰显。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