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致富常青树——脱贫攻坚这一年特别报道之罗山篇

罗山县青山镇孙岗村贫困户喜领入股红利。 本报记者 马保群 摄

2016年,在罗山大地上,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脱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誓言掷地有声。

一年来,罗山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镇,实地协调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一年来,全县下派第一书记123名、包户帮扶干部5723名,对全县97个贫困村实行驻村帮扶。

一年来,全县着力推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完成了28个贫困村、11076人的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直排在全市前列,受到省、市领导一致好评。

…………

一系列措施、一连串数字,记录了罗山县脱贫攻坚的铿锵步履,也倾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罗山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此,脱贫攻坚成了罗山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的重头戏。2016年,全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着力在完善政策、重点突破、创新机制、整体推进上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找准了“穷根”,开对了“药方”,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进展,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致富成果,在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的生动画卷上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学决策 谋划精准扶贫

思路决定出路。脱贫攻坚的成败在于脱贫思路是否正确,脱贫措施是否到位。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会、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协调会、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一次次会议,一次次协调部署,规格之高前所未有,谋划工作深入精准,展示出罗山县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罗山县专门研究制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县建设的宝贵机遇,加快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坚决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成立了县、乡两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部署和责任分解,制定了脱贫攻坚任务清单,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压实责任,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为了给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活力,罗山县建立“联村包户定点帮扶”工作机制,派驻第一书记123名、包户帮扶干部5723人,帮助贫困村上接“天线”找项目,下连“地气”聚民心,确保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青山镇孙岗村第一书记黄国治争取项目资金89万元,为孙岗小学新建厕所、操场、食堂、围墙等设施。

灵山镇檀墩村第一书记朱玲帮助20户养猪贫困户每户补助6000元、24户养鸡贫困户每户补助3000元,拓宽了贫困户的致富门路。

铁铺镇青蓬村帮扶干部邹国华多方联系外地客商,引进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发展猕猴桃、红提、蓝莓等果品种植项目。

…………

123名第一书记、5723名包户帮扶干部从机关奔赴贫困村庄、广阔田野,一身土、两脚泥,把贫困户当成自家的亲戚,把贫困户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情,带着感情帮贫困户想办法、做打算、谋出路,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精准发力 全面打好组合拳

一村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脱贫措施。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留“死角”,找准“路子”,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创新之举,让罗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

为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贫困村庄的发展能力,罗山县紧密结合实际,瞄准制约贫困村庄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重点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上下功夫, 在道路保障、水利支撑、电力供给、人居环境、文化服务、医疗卫生、科技信息七个方面抓提升,全面落实“转、扶、搬、保、救”,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带领大批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路。

“转”一批。该县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够学到务工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开展“春风行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积极为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县共有25.5万人外出务工转移就业,6万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实现5100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脱贫。

“扶”一批。该县加大农业产业资金扶持力度,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295万元,落实32个产业扶贫项目;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全县建成200亩以上、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带有休闲观光性质的现代农业园区48个,20个乡镇、办事处基本实现“一乡一业、一乡多园”;积极探索一店带一户或多户、一店带一村或多村等电商扶贫模式,推动贫困户开展网销,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元;筹集到户增收资金2775万元,为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注入资金,以“企业+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带动就业等多种模式,惠及贫困户5550户;积极争取资金向扶贫工作倾斜,申请扶贫贷款2亿元,支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涉农、小微企业发展,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资金15816万元。

“搬”一批。该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罗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精准确定易地搬迁贫困户,科学选择搬迁安置点,扎实推进搬迁工作。目前,已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869户、3057人的认证和标识任务,并对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55户、595人,逐户建立了工作台账;优先选取就近安置条件较好的集镇,科学确定了尤店乡环城路兴和社区、高店乡集镇、青山村南湾组、青山镇孙岗村部4个搬迁安置点,其中3个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完成86%,尤店乡安置点正在开工建设。

“保”一批。该县开展全面普查,将符合政策兜底条件的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全县共认定精准扶贫政策兜底对象1054户、1130人,已经享受和新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户,全部按照农村低保A类标准给予救助,做到“应兜尽兜”。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对接,实现农村低保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确保所有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救”一批。该县不断完善救助制度,对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贫困家庭,优先给予临时救助;深入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逐步扩大救助范围,适时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取消贫困人口就医门槛费,先就医后结算,不断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已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80万元。

目前,该县共转移就业脱贫3932户、12257人,产业扶持脱贫4873户、16142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869户、3057人,社会保障脱贫2821户、5458人,特殊救助脱贫1908户、5285人。

创新机制 助力脱贫攻坚

“全面脱贫”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扶贫力度不断加码,也需要扶贫工作持续创新。

面对纷繁复杂的脱贫攻坚工作,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具体工作很难开展。为此,罗山县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和新机制,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效益,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在涉农资金方面,该县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脱贫目标跟着脱贫对象走,让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能发挥最大效益。全县共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4799万元,目前,已下达30346.7万元的资金计划,分配至263个具体扶贫项目。

在督导考核方面,该县出台了《考核评价办法》,针对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社会扶贫和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共组织督导80余次,对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对落实不力的严格责任追究,真正把导向立了起来,让规矩严了起来,有力推动了各级各部门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

在党建扶贫方面,该县大力开展“治弱”工程,坚持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纳入“整改清账”行动,逐村挂账督办,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强化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将基层党建工作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同时,建立了基层组织工作经费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并规范使用。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新建的日光温室生机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行走在如今的罗山大地,曾经的穷乡僻壤换上了新颜,贫困的家庭传出了欢声笑语。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小康,目标所在。未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罗山人民将咬住青山不放松,披荆斩棘,昼夜兼程,朝着全面小康目标坚定前行,相信罗山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和谐稳定!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马保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