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振钛:“痴”锣“恋”鼓敲响“十八番”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海

“潢川锣鼓十八番,土生土长纯天然。追根溯源查历史,来自清朝老祖先……鼓是乐队总指挥,大锣乐队是中坚。拍起铙钹跳起舞,抖起小锣不一般。大小四件齐演奏,各显其能有万千……龙王听了忘归海,神仙闻声下凡间……”6月9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记者当日采访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八番”代表性传承人毕振钛,谈及锣鼓“十八番”的魅力,他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现年76岁的毕振钛是潢川县人,已学习并演奏锣鼓“十八番”66年。回忆从艺生涯,他从“1952年、1977年、2015年”这三个年份,讲述了自己与锣鼓“十八番”的一次次“情感升级”。

“我与锣鼓‘十八番’结缘很偶然,后来拜师学艺也很有意思。”毕振钛说,1952年,还在上小学的他,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远处娶亲队伍的锣鼓声吸引住了,跟着锣鼓队从城东头走到城西头,直到演奏结束他才想起来要回家吃饭。

“我从小就对民乐和戏曲感兴趣,那次偶遇锣鼓队后,我又多次‘跟踪’过这支锣鼓队,因为他们敲得更好听。后来母亲一打听,原来那支锣鼓队的队长就是当时潢川演奏‘十八番’很有名的老艺人孔梦松,而且他家离我家也就三四百米的距离。”毕振钛说,当母亲带着他上门拜师学艺时,孔梦松一眼就认出他这个“小跟班”了,很爽快地就答应收徒了。

近5年的学徒时光,毕振钛学会了用锣、鼓、镲等乐器演奏30余种曲牌的“十八番”。“从求学到工作,无论身处何地,我是走到哪里敲到哪里。”毕振钛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工作之余与县里很多单位的锣鼓文艺队有过合作,经常参加县里汇演或送戏下乡。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仅潢川县城演奏‘十八番’的锣鼓队就有20多支,乡镇和邻县的就更多了,但因为曲谱和打法都是口口相传,同一曲牌就有三四种调子,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传承和保护,必须统一规范形成书面化的东西。”毕振钛说。1977年是“十八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那年县文化馆馆长王平安找到他和几个老艺人,打算在全县范围内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十八番”曲谱,通过整理创新集结成书,作为规范性教材。

此后的半年,毕振钛与王平安提着进口录音机分组下乡入村,寻访“十八番”老艺人录制曲谱。经过反复推敲、整理,《潢川民间锣鼓十八番鼓谱》在1978年春节前终于面世,共收录有60多个曲牌,成为记载锣鼓“十八番”的第一本文字书籍。“很多老艺人离世后,这些口口相传的曲牌曲谱若没人继承,也就消失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十八番’这么好的民间艺术一定要让更多人知晓、喜爱和学习它。”毕振钛说,非遗文化不是死去的历史,需要活态传承。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末,毕振钛带领他的锣鼓队开始走南闯北,并与戏曲、杂技、魔术等表演形式“融合”,大受各界好评。

“2015年,我们的锣鼓队代表河南在澳门参加了“根与魂”根亲文化演出,这是‘十八番’第一次走出内地,也让许多港澳台同胞和华人华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毕振钛自豪地说。

如今,年逾古稀的毕振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十八番”的传承与推广上,“比如《猴儿翻山》《扑地鹅》等曲牌,你闭上眼一听就能感受到动物的神态、动作,还有的曲牌融入了文化礼仪,对孩子道德情操和智力开发都有好处。”这是毕振钛在面对有父母带孩子登门学艺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只有更多的青少年热爱它,‘十八番’才能从‘文化遗产’变为‘文化大餐’。”

“‘痴’锣‘恋’鼓六十载,一生敲响‘十八番’。”这是徒弟们在毕振钛从艺60年时敬送的书法作品。毕振钛微笑着注视它,不禁感慨道:“这辈子与‘十八番’结缘,值了!”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