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梅:“巧媳妇”让她“有米可炊”

  一只手拽着袖口的一侧,另一只手灵巧地将另一侧按到缝纫机下,两脚一登,哒哒哒……一道细密而又整齐的针脚过后,刚才还不怎么“听话”的袖子顿时熨帖下来。她叫谢玉梅,是光山县孙铁铺镇江湾村“巧媳妇”+羽绒服装江湾培训加工基地的一名工人。她和基地中的姐妹们正紧张而有序地赶制羽绒服。

  今年“双十一”羽绒服网上销售十分火爆,订单排的满满的,工人们心气儿也是高高的,借助“巧媳妇”工程这一扶贫平台,她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编制着自己五彩的梦。

  这些制衣工人都是来自村子附近的留守妇女,在照顾老人小孩儿的同时也为家庭谋一份收入,贴补一下家用。谢玉梅是该基地中制衣技术最娴熟的工人之一,在这些留守妇女之间显得格外瘦小,但也格外麻利,刚裁剪好的羽绒辅料经由她手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一件时髦的羽绒服。工人们在忙碌之余也会做些短暂的交流,以此活跃一下紧张枯燥的氛围,可谢玉梅从不!

  谢玉梅今年30岁,聋哑人,自幼便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由于先天性缺陷,与本地一贫困患病青年结为夫妻,婚后育有一子。在这个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小杂货店的买卖,逢年过节时生意还略好一点,平时就没什么收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谢玉梅虽残却不傻:要想过上好日子,得靠自己!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不停地奔走于公司商户之间,应聘,失败!再应聘,再失败!试问,哪家公司愿意招收一个无法沟通的残疾人呢?艰难的求职之路彻底摧毁了她对生活的信心,而这个家庭也由此风雨飘摇。

  今年6月24日,“巧媳妇”服装加工培训班孙铁铺镇在江湾村正式开班。消息一传开,该村留守妇女个个欢呼雀跃。对她们来说,就意味着自己不是吃闲饭的,只要学会服装加工技术,和男人一样,靠双手也能挣工资!谢玉梅无意中“听说”了这个消息,绝望的心中又激起一丝涟漪,就再试最后一次吧!惴惴不安的她也到报名处报了名。当基地负责人得知她的具体情况时十分同情,表示愿意帮助像她这样的贫困户留守妇女学习技术,实现在家门口脱贫致富。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培训中,该基地负责人发现,谢玉梅不但手脚麻利干活快,头脑也比别人灵活些,其他人教三遍不会的她一遍就学会,在“巧媳妇”培训班毕业的三期学员中谢玉梅的技术是最好的。从九月份开始,江湾村“巧媳妇”培训加工基地开始对外接收订单制作羽绒服等服装产品,谢玉梅在这里终于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双手并用,两脚不停,身边的羽绒服堆成了小山!这里的薪酬发放标准是计件制,每个工人都有一个小本本,上面记载了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数量,谢玉梅本子上记的满满当当,竟有其他人的三倍之多!据该基地负责人估算,按照每道工序2.8元计算,谢玉梅当月可领得工资4500元左右!

  在“巧媳妇”培训加工基地务工的这段日子里,谢玉梅胖了,脸上也绽开了舒心的笑容;先前如死水般沉寂的家中时不时传出老人爽朗的笑声和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

  在“巧媳妇”培训加工基地的帮扶下,谢玉梅克服了自身缺陷,用勤劳的双手给了这个破败家庭以希望,也给了她重新走下去的勇气。就是这位无声世界里的追梦人,正以坚强的意志向人们展示:谁说残疾就得吃低保,就得靠政府兜底救济?残缺的身体中照样可以驻着不屈的灵魂!只要心中有梦,谁都可以梦想成真!(光山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黄晓婉  张静翔)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