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赤字规模达1.2万亿 新中国成立来最高(4)
局部风险显现
巴克莱集团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期来看,我国最大的财政风险是地方债。
贾康认为,去年和前年地方政府债务到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说明过去两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量上是安全的,但要特别关注局部的风险和项目的风险。
财政部2011年表态称,从偿债条件看,除财政收入外,我国地方政府拥有固定资产、土地、自然资源等可变现资产比较多,可通过变现资产增强偿债能力
但财政部也同时承认,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个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担较重,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部分地区高速公路、普通高校和医院债务规模大、偿债压力较大等。
债务水平是多少?
“目前我国中央债务规模在7.7万亿元左右,地方债在10.7万亿元,考虑到部分地方债存在一定浮动性,估计目前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在15万亿-18万亿元之间,整体风险可控,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可能政府也不真正明白究竟有多少债务。”王雍君说。
事实上,我国确实缺少完备和具有前瞻性判断能力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目前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尚无法反映隐性债务。
在欧债危机爆发后,学界和部分机构开始关注国家资产负债问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以及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分别牵头研究编制了不同统计口径下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
曹远征和马骏的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广义负债率(包括国债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务,还包括地方、铁路债务)自2002年以来始终在40%以上,而从2009开始急剧上升。政府广义负债率从2008年的41.6%上升到2010年的51.5%,突然上升10个百分点。
李扬在报告中称,2010年中国总债务水平(包括政府债务、居民债务等)/GDP为168.9%,而2011年日本和英国的总债务/GDP已超过500%,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韩国都超过300%,美国、德国和加拿大超过270%。
李扬认为,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鉴于中国的债务水平近年来上升较快,应当对此保持警惕。
养老金缺口扩大?
长期来看,最大的财政风险还是养老金缺口。
在目前的财政政策、养老金政策、环境政策不改革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到地方债和铁路债的压力,政府债务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一份报告中称,据测算,我国以隐性养老金债务为主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规模约为3.5万亿。
巴克莱集团在报告中称,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缺口,而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严重损害财政可持续性。
- 观点
财政压力
暗含改革动力
“减税、增支和控赤,构成财政三角困境,不从全局和战略上考虑,则无解。”预算报告发布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
“看到负债的坏处的同时,我坚持一个看法,财政问题始终是驱动改革的最关键的力量。”鲁政委说,中国30年来的改革,每一次都是政府在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就会放手,我们就往前进了一步。在看到中国目前财政压力的时候,同样要看到改革的希望。这就是说,政府没钱了就会吸引民间投资加入,改革就推进了。
“中国很多时候确实是
这样,如果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改革,但是一旦面临压力,被动改革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铁路成立公司,未来在投资方面可能会放开。”唐建伟说。
Q 什么是财政赤字?
A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简单说,就是政府每年花出的钱减去通过税收等各种方式的收入的结余。
Q 政府在什么情况下有必要增加赤字?
A 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
Q 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何帮助?
A 在经济领域的共识是,经济短期内若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