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胡占凡在广电总局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的主题是抵制低俗之风,加强收听收看工作。抵制低俗之风,加强收听收看工作是总局一项常年性的工作,也是我们地方局、地方台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今年准备再开几次这样的会。大家都知道,抵制低俗之风这个问题总局一直在抓,采取了很多措施,整体情况有明显的好转。但是问题也一直存在,有些问题还是很突出的,群众的意见也很强烈。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是我们广播影视宣传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年我们在全系统开展的进一步抵制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又有其特别的意义。4月份中办、国办刚刚下发通知,要对贯彻8号文件和16号文件的情况进行一次广泛的督查,我们要进一步净化广播电视的荧屏声频。因此,要把今年抵制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提到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高度去认识、推进。
  一、2005年全国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情况
  总结起来,去年广播电视系统抵制低俗之风工作有三大特点:
  一是全系统重视。总局局长王太华同志对低俗之风问题非常重视,而且要求很明确,他要求对这类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坚决抓,持久抓,关键是要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探索逐步建立长效机制。这是太华同志的要求,这个要求非常到位,他讲了三点意见:第一,提高认识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个事,不能不重视,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就是要求要持久抓。这不是一个短期的遭遇战,是一个持久战,要长期抓。第三,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太华同志的这三点要求我们做到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希望。
  去年,仅总局领导对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反映的问题就有200多次批示。大家想想,一年365天,除去星期六、星期天、黄金周,差不多天天都有批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针对低俗之风的。可见这个问题的高发率。去年6月份我们开了一个局长办公会,专门研究广播电视如何抵制低俗之风和重点栏目整改的问题,明确讲了抵制低俗之风的重点,是综艺类、娱乐游戏类、情感类,还有电视剧。从人来说,是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专业素质。从重点来说,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整改为示范,来制定全国抵制低俗之风的任务和措施。去年8月,我们又对2005年以来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低俗化问题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我们给各个局都传达了2005年上半年收听收看的节目中已经发现的问题等等,要求各局做了一次相对全面的梳理,并在汇报相关工作的同时,详细上报各地节目中存在的低俗问题,以及解决低俗问题的制度、措施。应该说这还是比较有效的。因为报送一次,本身就是一次整顿的过程,各个省在这方面也是很主动的,采取了措施,也建立了一些长效机制和机构,比如说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省都已经建立了收听收看机构。一些省办了收听收看方面的刊物,还是很起作用的。
  去年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扭转了节目中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低俗化倾向,整改了一批节目。2005年,在总局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宣传管理部门不断改进节目把关制度的基础上,总局先后紧急叫停了一批问题严重的节目,各级电视台主管领导也遵照总局要求紧急叫停了一批问题严重的节目。对一些节目的整改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例如,针对某台播出的电视选秀节目出现的问题,总局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明确提出整改措施。有关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加强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快速反应机制。2005年总局对广播电视节目中的问题及时通报,在全系统建立警示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谈话戒勉制度,强化各级播出机构领导的责任意识。总局宣传管理司及时把主管局长的指示要点传达给有关台长和出现低俗化问题的节目、栏目、频道、频率负责人,并且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交流与沟通,具体指明问题节目、栏目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节目、栏目的改进方向和指导性意见。总局还不断加大对文艺节目的管理力度,逐步完善管理机制。首先是建立节目调控预报机制。总局要求中央电视台重大宣传活动及重要节假日的文艺宣传计划以及节目运行表等都要提前上报总局,以便总局能够随时掌握中央电视台宣传动态。需要专项报批的节目,要提前报送总局及中宣部批准。第二是建立节目审查机制。对中央电视台重大文艺晚会和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等,总局领导均亲自审看,并提出指导意见。第三是建立节目协调机制。对于各有关部门提出的与总局或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活动或文艺晚会等节目制作和播出事宜,有关计划及方案经总局领导批准后,由总局宣传管理司协调中央电视台处理。第四是建立节目监督反馈机制。总局收听收看中心根据总局领导指示和有关宣传精神,坚持常年对地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有关节目进行监看,发现问题随时报告,并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评议,提出具体意见。总局领导对有关问题的批示及收听收看中心提出的评议意见均及时反馈给地方台和中央电视台,要求其根据总局领导批示及评议意见提出改进措施。
  三是总局组织协调各有关机构,推进建立遏制低俗之风的长效工作机制。首先是通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推进监督播音员主持人认真贯彻执行总局制定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度化建设。其次是充分发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规范行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广电总局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第三是建立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训机制。第四是研究建立播音主持工作的准入、评价和退出机制,以确保播音主持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对去年情况的总体回顾。
  二、今年广播电视宣传的工作重点 
  现在2006年已经时间过半,2006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重点,这里要再次强调。2006年我们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归纳起来重点是12个方面: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全面准确地宣传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3、进一步做好经济建设的宣传。
  4、大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舆论氛围。
  5、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宣传。
  6、做好建党85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今年两个非常明确的具体工作任务。
  7、推出更多的广播影视优秀文艺作品。
  8、进一步促进国产动画片的繁荣。
  9、增强对外宣传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10、切实提高宣传引导水平。
  11、建立抵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
  12、进一步完善宣传管理制度。
  应该说这12项任务很多项目工作是互补的,是互相依托的,比如说我们建立抵制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完善宣传管理制度、提高宣传引导水平,这些是我们做好宣传任务的保障。但是由于它很重要,所以我们单独列出来,作为今年的任务,我们要在全年工作中把握住这12个重点工作。
  三、2006年全国抵制低俗之风工作的具体部署
  在去年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基础上,总局制定了2006年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计划草案,我们近日连续召开了多次会议,总结了去年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经验,讨论了今年的工作特点和形式,确定了今年工作的大思路是进一步扩大纠察整改荧屏、声频低俗之风的范围,将三次收听收看工作片会与今年抵制低俗之风工作的三个阶段有机结合,将各地自查整改与总局的抽查有机结合。形成工作的集中切入点,并通过多层面、多样式的调查研究活动,形成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工作手册,或者节目规范管理标准初稿。
  今年的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重点是治理法制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谈话类节目的低俗化问题。制止过度商业炒作片面追求收视率、收听率等急功近利的行为,防止出现节目在商业化运作中失控,导向、品位无法得到保证,要重点治理节目同质化的竞争、诱导犯罪、追星、浮躁、刺激等问题。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如发现上述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在必要情况下要上报总局进行通报批评,直至令其停播。
  今年抵制低俗之风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从现在开始,各省(区、市)广电局开展广播电视低俗之风自查自纠活动。7月25日前将各省(区、市)广电局自查自纠的情况上报总局,总局将编发专刊通报全国,并将全系统的情况上报中央督察小组。
  第二阶段,检查落实阶段。总局将派若干小组赴各地抽查广播电视节目低俗之风问题,着力把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届时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总结2006年抵制低俗之风工作。
  总体来说,抵制低俗之风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解决低俗问题要重点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以承担社会责任为荣,以低俗为耻,这是抵制低俗问题的一个总的指导原则。要认识到低俗问题的危害性、严重性,要知道起码的荣和辱。
  四、扎实抓好抵制低俗之风工作的着力点
  今年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要从解决四个问题入手:
  第一,要切实解决好片面追求收视率的问题
  解决片面追求收视率的问题或者是唯收视率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决策问题。所谓片面追求收视率,最核心的不是主持人在追求,主要是我们决策者在片面追求收视率,把收视率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二位,这样,节目难免低俗。真正设计一个又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节目确实很难,这样的节目有没有?当然有。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所以从决策者到制作者到主持人,首先要端正办节目的宗旨、定位,解决唯收视率的问题,坚持两个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这是我们解决低俗化问题的首要任务。
  现在收视率的压力对各台来说恐怕都是很大的压力。那么,如何看待收视率呢?首先,我们必须抓收视率,必须重视收视率。如果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没人看、没人听,意味着听的、看的人不多,意味着我们的节目没有吸引力,没有影响,意味着我们的心血白费。我想这是基本前提。有了收视率就占领了观众市场、占领了听众市场,群众对我们的节目就是认可的。有了高收视率,高社会效益和高经济效益才能实现,所以必须要抓收视率,抓好收视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好,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也好,没有收视率作为前提都无法实现。我们不但不反对收视率,而且大家还要一起努力提高收视率,扩大我们的影响,听我们节目的人越多越好,看我们节目的人越多越好。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要讲收视率,但是不能唯收视率论,不能收视率压倒一切,这是两句话。这两句话谁都会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不是两句话了,很大程度上是一句话,或者说问题的两方面偏重于只抓收视率这一点。说是说,做是做。这既是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对收视率问题不能科学解决、科学定位,低俗之风就很难消除。现在我们很多电视台、电台为什么低俗之风经久不衰?主要就是受收视率的牵制。比如说一些节目,从创意开始就没有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能不能吸引眼球放在第一位,这就不是主持人低俗的问题了。从创作的源头上,从策划开始,创作人员就是只想搞轰动效应,不管低俗不低俗,只要能轰动,只要能有人听、有人看就行了。在策划这个环节,就把社会效益丢在一边了,两句话变成了一句话。这个问题我们在抓低俗之风时感觉非常突出,所以,说一千道一万,收视率是核心问题。当然,收视率背后是广告、是经济收入。这是第一原因。
  第二,要切实解决确保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和节目品位的问题
  任何节目都有舆论导向问题,新闻类节目有,谈话类节目有,娱乐类节目也有,所以哪一类节目都不能放松导向问题,导向有政治导向,也有价值导向,这些导向都要确保,都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广播电视的起码责任,在社会主义中国做广播电视工作首先要确保导向。这里面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选题问题。起码的要求是正确,选题要是选错了,导向、价值观都谈不上。所以我们在制作节目搞策划的时候,一定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这个选题政治上、价值观上有没有问题、适不适合做、适不适合在大众面前谈论,定位不能有任何模糊,选题错了全盘皆输。其次选题要有益处。如果选题对社会没有什么益处,看了以后没有什么帮助,没什么启发,甚至有害,这样的选题不能做。有的选题谈不上正确和错误,但是要健康,要能公诸于众,要能公开谈论,要健康,要正面,要做良师益友。另外,有些选题就是不能选,或者要慎重。比如说审丑这类选题不能选,把社会丑恶的东西拉出来津津乐道,而不是批判,这不是我们该做的。还有暴露性的,暴露一些不宜暴露的,不宜在公众媒体里出现的东西,比如说隐私,这和低俗也有关系。
  另外,不是说不能请明星,可以请,关键在于主持人的引导水平。还有明星之间的互相吹捧,很俗气,所以请明星要慎重。
  还有一个不能选,就是有些性的话题,比如说同性恋、变性人,我觉得目前的国情不宜讨论。
  二是主持人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定位,在所有节目当中,主持人的作用就是牵线搭桥、连接过渡、掌握现场、把握走势。就是这么一个作用。主角是请来的嘉宾和表演的节目,不要过分自恋。对主持人提这样几个“不”:
  1、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为嘉宾、观众服务。过去主持人什么样?就是节目预报员,报幕的,主持人就是从报幕上演变过来的,其实主持人的工作无非就是说一句话,下面是什么节目,谁演的。当然,时代在前进,主持人的作用也在变,通过出色的主持可以使节目增光添彩、生动活泼,这些是我们要鼓励的。问题是要明确不能以主持人为中心,要以节目为中心、以嘉宾为中心、为观众服务。
  2、不能以低俗为美,以丑为美,拿肉麻当有趣,主持人要有正确的美丑观。
  3、不能变成艺人。文艺工作者给人民群众奉献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要感谢他们。但广播电视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是两个概念,有区别。工作性质不同,要求不同。很多言行艺人能做,主持人不能做。
  4、不能搞奇装异服,怪发型,要潇洒健康。
  5、不能模仿港台腔,要讲普通话,也不能刻意地讲方言。各级台和局要抓这个问题,我们是持证上岗的,不达标不能做,除了极特殊的,比如说请港台主持人,人家本来就是港台人,我们从来没有要求港台人不能讲港台话。在广播电视里其他的内地人要讲普通话,如何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无视这些要求。
  6、不能讲脏话、下流话,要守住文明底线。我们是文明社会,我们是政府办的电台、电视台,讲脏话、下流话,不允许。各个台要制定惩罚措施,凡是讲脏话、下流话的要处罚。
  7、不能以性为兴奋点、围绕性做文章,要准确把握话题。该谈什么就谈什么,不许拿性开玩笑,不许性暗示、性挑逗,男女之间打情骂俏,不允许。
  8、不能随心所欲,乱开玩笑。策划开始就要把住关,要说的主题必须在节目里体现,不能言之无物,随心所欲。
  9、不能是非不分,黑白不辩,要有人文关怀和道德感。
  为什么对主持人要求这么高、这么细?因为现在我们的大多数节目最终都是由主持人体现的,我们有再好的节目策划,主持人上不去这个节目也不会好,所以主持人至关重要。他怎么表现、怎么发挥,决定着我们节目是不是成功、是不是低俗,所以各台要明确这个问题,抓低俗要拿出很大的力量来提升主持人素质。
  第三,要切实解决节目定位、竞争和创新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上星频道节目的定位大体差不多,节目的构成也差不多,新闻、电视剧、综艺娱乐,大体上是这三大块。再加一点访谈,其中占大块的是电视剧和综艺娱乐。电视剧的竞争是价格竞争,新闻靠制作和抓新闻的能力,水平基本上是恒定的。最有空间的或者说可以发挥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制作能力的就是综艺节目、娱乐节目。因此,各个台相互竞争,在综艺节目上花样翻新。从积极角度讲,这是一件好事,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我们也鼓励竞争。但要警惕这种竞争走上恶性竞争、相互克隆和娱乐节目快餐化的歧路,最终导致娱乐节目的低俗、平庸,甚至丑陋。
  这种竞争还导致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节目的同质化。这种竞争不是积极竞争,是一种懒汉式的竞争,是一种走捷径的竞争,这种竞争也不会有生命力,你用这种办法,我也用这种办法。互相模仿、抄袭,你有我也有。真正积极的竞争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
  第四,要切实解决制度机制建设和加强管理责任的问题
  制度管理是我们加强管理的核心,靠人盯人管不好,效率最高的是制度。靠制度管理又到位,又准确,又省力气。建立一套非常严密的制度,什么都好管。我们治理低俗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跟不上,是我们出现低俗的原因之一。要靠制度管理,而不是靠上级去压。目前,制播分离是我们改革的一个方面,也是发展广电产业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改革的推进,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节目走制播分离这条路。但是这不意味着放弃我们自己的责任,即管理的责任、审查的责任、策划的责任。我们媒体的责任就是要把住“准入关”这个核心问题:第一,前期策划。第二,中期跟踪管理。第三,后期审查播出。这几大条件缺一不可。既然是电视台的长期栏目、节目,策划和策划水平都要到位。必须要有非常详细的策划提纲,要监督这些制作公司的进程,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否则,有些节目由于前期和中期的工作做得不好,最后木已成舟,损失就大了。所以,必须要有我们的相关人员参与策划或者是监督制作的过程,不能等到播出前审查再说。等到审查这个环节的时候已经晚了,推倒重来恐怕谁都不愿意干。后期审查要严格标准,不管是谁做的,凡是不符合标准的要一律拿下,坚决不能播出。因为最后群众检查和评价电视台的标准,只会是根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而不管这个节目谁做的,不论是买的还是自己做的节目,标准都是一致的。一线节目管理必须到位。
  深入分析管理责任不到位的根源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指的是,没有人认为低俗是好的,谁也不会赞成低俗。但是又认为,低俗也不是大事,低俗问题确实不是政治问题,但低俗问题是价值观念、导向问题,是一个档次不高、社会反响不好、老百姓评价不好、我们的声誉不好、形象不好的问题。同时,我们对文艺娱乐性节目的管理和新闻管理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分成好多层次,积极的、健康的、有益的、无害的、轻松的、滑稽的都可以。正因为这样,给我们带来一些错误认识,觉得低俗一点没关系。但任何东西就怕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咱们现在叫低俗之风,一旦成了风,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五、2006年加强收听收看工作的几点意见
  2006年抵制低俗之风工作在去年和前几年的基础之上要更加主动。收听收看是解决低俗之风最前沿的一个机构,要充分发挥省局和省一级收听收看机构的作用,局和台在抵制低俗之风上要有分工、要有责任、要制定标准、要按制度办事。下面就如何形成全系统合力,使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常抓不懈,我讲几点意见:
  1、要细化总局宣传管理的各种手段,建立细化的、可操作的具体的管理规章。宣传管理司今年将要下发若干个通知和规定,对解决低俗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我们要按照规定处理发现的问题。宣传管理司还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分别采用谈话戒勉、通报批评甚至更严厉的手段来调控。要召开一些部分地区的研讨会、座谈会、现场会,并考虑组织专家开展抽查与调研活动,出版抵制低俗之风的专刊。最后我们要形成一个年度的调研整改报告,计划今年第四季度要形成“2006年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报告系列”,形成“节目规范管理标准”与“收听收看工作手册”讨论稿。
  2、要加大对多发问题时段和类别的监管力度,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收听收看工作要有成效,就要抓普遍性的问题、倾向性的问题、反映大的问题、领导批示的、反复在媒体曝光的问题,而我们怎么去抓?多发问题时段和类别是一个最基本的切入点。这也是我们这几年总局收听收看工作取得成功的一个工作经验。同时,收听收看和抵制低俗之风的工作有成效,快速反应机制非常关键。快速反应机制在收听收看工作中不是常用的,而是在一些关键的宣传战役、重点的宣传任务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使用的。快速反应不仅有助于建立收听收看的权威,使一线同志认可收听收看工作,而且对一线改进节目作用是非常大的。希望各单位也注意这个机制的强化。
  3、要及时传达有关指示和精神,及时汇报收听收看的情况。各地收听收看工作的领导一定要及时传达有关要求和精神。只有传达下去了,收听收看工作人员才知道当前的重点,才能够做具体的安排,才能明确哪些要及时反馈、哪些要重点反馈。要让他们知道总局在抓什么、中央在抓什么、我们省局在抓什么、省台在抓什么,及时向他们传达宣传精神。
  现在总局收到的各地局收听收看的刊物量还是不够多,我们要让全系统的收听收看刊物和总局收听收看工作互补、互动、沟通交流。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推出各地收听收看刊物的评优工作,尽快出版《全国收听收看摘编》,以便更快地促进在全国形成一个收听收看的信息互动网络。
  4、总局的收听收看中心要以点带面,进一步健全收听收看的机制和组织,推动全国工作。现在全国各省局大部分都建立了收听收看机构,有的地方开展得很好,有的地方工作重点不准确,比如说本省的上星频道,应当作为本省收听收看工作的重点。但是有的省做得不好,很多问题是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发现的,当地省的收听收看机构没有发现,也没有报告。这就说明我们收听收看是有问题的。上星频道不同于其它的频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省必须把上星频道作为收听收看的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上星频道存在的问题。
  另外一点就是要赋予收听收看机构相应的职能、权力,增加收听收看机构的权威性。收听收看的首要职能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立即指出、立即纠正,这就需要有这方面的职能和权威。从总局到我们各个省厅省局要给收听收看相应的职能和权力,比如说要给他当即指出的权力,当即纠正的权力,只要收听收看机构拿得准的问题,要当即令其纠正,令发生问题的部门及时纠正,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目前,还有一些省的收听收看机构现在没有正常运转,或者运转起来效率不高,有的地方收听收看的专刊甚至一个月发一次。这样的节奏对指导我们的现实工作的作用很弱。广播电视的工作特点是分秒必争,前一分钟发现了问题,后一分钟就要解决,一个月以后再去报告,还有什么效果?所以要研究收听收看工作机制,用什么样的机制?各地要考虑改变目前这种慢节奏的工作方式。各地广电局要履行宣传管理的职责,很重要的就是要靠收听收看来发现问题,没有收听收看这样好的一个方式,只能是过后被群众举报我们再去处理。现在各地和总局的收听收看机构是一样的,普遍都是采用了离退休的专家,将来他们也是主体,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灵活机动,但是要考虑如何丰富收听收看人员的结构,要有不同的年龄结构,要有不同观点、不同评价的碰撞,使收听收看得出的结论、做出的判断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
  同志们,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宣传管理职责,负起宣传管理责任,使抵制低俗之风工作落实到实处,在热运行中进行冷思考,与时俱进地把握当前我国广播影视发展格局和走向的新特点。
  我们中国的广播影视正处在技术变革、体制转型、结构调整三者交织变化的格局之中。当前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技术使媒体一体多元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传统媒体运营向现代多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已经日益凸现。而以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为指导,我们的广播影视工作正在从十五前期的比较侧重结构性改革,转向加大深化内部机制性改革的力度。比如制播分离制,实施精品制,财务透明管理制都在积极推进。在这个大变局中,我们将面临许多矛盾。因此,我们广播影视的内容管理如何与时俱进地确保对于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力和宣传纪律的具体执行力,就成为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和难题。而我们在座的各位,身处管理一线的职责,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不缺位,有成效,不失职。不能等待观望,要积极创新进取。迎难而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抓紧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中的制度性、规律性的问题,制定可操作性的办法。
  总之,收听收看工作是切实抓好媒体内容的导向、倾向、取向性问题的重要平台。推动科学化,规范化内容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收听收看工作,要充分认识收听收看工作是一个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明确责任部门,明确责任分工,我们收听收看工作还要进一步与其它宣传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密切配合,配套推进。在这个基础上,也希望各级宣传主管领导和收听收看管理一线的同志在严格管理、明确职责的同时,抓紧研究处理好宏观管理与微观监督、正面管理与侧面提醒等多种管理关系,讲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


来源:凤凰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世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