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交官到人大发言人的傅莹:丈夫称其温婉努力(4)
新闻发布会之后的几天里,傅莹受到的国内外关注持续升温。截至出刊前,傅莹成为网友搜索资料最多的人大代表之一;涉及她的微博数量,多达近40万条。3月4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了一项调查——“用一个词形容傅莹,你会选哪个?”回答中提到最多的是“大气端庄”、“知性优雅”、“以柔克刚”等。而当记者3月5日在全国人大开幕式后遇到前任新闻发言人李肇星时,他则评价说:“傅莹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她会的好多事情我都不会,比如她的蒙古语说得很好,歌也唱得好,乒乓球也打得好。”
社会各界对傅莹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国内许多媒体直言她“台风不错,清新自然,容易让人产生好感”;而在傅莹曾出任过大使的澳大利亚,许多主流媒体表示对她并不陌生,说她此次的表现“反应机智,言谈优雅”。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说,中国过去习惯于用“你听我说”的方式,而傅莹是用“你能听我说吗”的方式。他认为,这是发展的中国可以让世界安心的一种方式。
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傅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希望专访她。人大开幕式一结束,记者就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等候,但傅莹却低调地从工作人员通道离开。此后,记者曾数次来到傅莹所在的代表团住地内蒙古大厦,却一直没有见到她。内蒙古代表团新闻联络人告诉记者:“傅莹代表太忙,只参加了一次小组会,也没接受任何媒体的专访。什么时候会再过来,我们也不知道。”记者通过傅莹的好友给其打电话,也未接通。“我的电话她也总不接。”傅莹的丈夫、全国政协委员郝时远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解释说:“除了新闻发言人,她还是大会副秘书长,代表散会后依然有很多工作。”
郝时远告诉记者,他看完新闻发布会电视直播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了傅莹:“我跟她说你可以抽空看看那个直播视频,总结总结。她说到现在一直在忙,还没来得及看。”近几天,媒体的各种报道和评论,郝时远也都会专门去阅读。“包括报道她的和不少媒体采访我的,我都得看看。”
对于外界对傅莹的多种评价,郝时远说:“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在他看来,长期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傅莹做发言人有很大的帮助。“她的外交经历中,除了跟驻在国的政界、经济界、文化界打交道之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面对媒体,包括发布一些中国信息、进行一些事件的沟通等。这些面对媒体的经历对她肯定有很多帮助,至少不会怯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