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交官到人大发言人的傅莹:丈夫称其温婉努力

[导读]从最会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中国的大使,到全国人大第一位女发言人,人们对傅莹的评价越来越多,有网友觉得她“气质大于年龄”,有媒体认为她“温雅中透着力量”。

环球人物杂志第10期封面

环球人物杂志第10期封面

从外交官到人大发言人

傅莹的柔与刚

2013年3月4日,全国人大新任发言人傅莹首次亮相,就引来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从最会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中国的大使,到全国人大第一位女发言人,人们对傅莹的评价越来越多,有网友觉得她“气质大于年龄”,有媒体认为她“温雅中透着力量”。她自己却表示,“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希望慢慢改进”。

从大草原走出来的她,究竟有着怎样的性格?又经历了哪些风雨才走到今天?她的丈夫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讲述了她的一些故事。

丈夫郝时远向本刊讲述妻子点滴生活

她从草原来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 廖楠

看了傅莹作为人大发言人的首次亮相,她的丈夫郝时远觉得“挺好”:“两会期间我们分别住在各自住地,见不了面。发布会结束后,我只发了两条短信给她,表示祝贺,也鼓励她继续努力。”郝时远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3月5日,他在政协委员住地昆泰酒店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妻子的点滴生活。

当“忙”成为常态

大约是在两会召开前10余天,傅莹告诉郝时远,自己将出任全国人大发言人,直言自己压力不小。郝时远也认为,从外交官转到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发言人,对她是个不小的考验。

那段时间,傅莹比以前更忙,连着好几天都是夜里11点多才到家。郝时远不知道,她是在部里办公还是在别的地方为两会作准备。他心疼妻子,却又对她的这种状态习以为常。在傅莹担任驻外大使的10多年里,夫妻二人只能借着休探亲假的机会团聚,2007年傅莹出任驻英国大使时,郝时远曾陪她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国书。2010年傅莹回国后,两人还是聚少离多。“每周5个工作日,她能有一天回家吃晚饭就不错,一般还在8点后,周末也至少有一天要加班。有时回来得稍微早点儿,她就会念叨,‘哟,我今天走得比部里其他领导还早’。今年春节,她也是大年初四就开始加班了,忙(外交)部里的事。做她这个工作,肯定是这种状态,这一点,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也理解。”

因为忙,傅莹很难有时间陪伴家人,于是,郝时远左肩挑着科研重担,右肩也不得闲,回到家“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他笑言,因为厨艺不错,自己成了家里的主厨,平日里会做些家常便饭,“有时也会做一些内蒙古的家乡菜”。“当然,她(傅莹)的西餐也做得很好。我们这代人都插过队,从小就帮着操持家事,都会做饭,关键是现在没有时间。”

郝时远回忆说,多年前,他们还年轻,职级也比较低的时候,工作还不是特别忙。每到周末,他们总会去打网球、带孩子玩。当记者提到有媒体报道说傅莹的高尔夫打得比较好时,他皱了皱眉,半开玩笑地说:“高尔夫我倒不觉得她很会打,也还行吧!”但现在两人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运动的时间。

好不容易有一天能休息,夫妻俩一定会睡个大懒觉。“我们家这位,最缺的就是睡眠,毕竟都是这个岁数的人了,我很担心她的身体。”每当这个时候,郝时远总不太愿意和妻子谈论工作,特别是“外交大事”,两人只想平静地待一会儿,聊一些平常人家都会说的琐事,或者看看电视。傅莹有时也会忙一些家务,比如清理衣服、打扫房间。“我们其实就是普通人、普通家庭,生活内容什么的,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

夫妻互当“参谋”

除了生活上相濡以沫,工作上遇到问题时,夫妻俩也常给对方当“参谋”。

一直以来,傅莹总喜欢根据不同的场合,以简约的素色长围巾搭配各种彩色西服外套亮相。她的穿着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更有人称她为“时尚外交官”。

来源: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