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 双面孔庆东“炫骂”
“孔庆东有两张面孔,他在媒体面前喜欢胡说八道,私下里却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喜欢以理服人,而不是无理谩骂。”“谩骂,谁不会?马路边儿上的畜生就经常用肢体性语言表达情绪,但我只想用理性对抗谩骂。”“挨骂后的第二天晚上,我就去北大听了孔庆东的一堂通选课。我听课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起他骂我的事情,在那一刻,他就是学识渊博的老师。”
本报记者 汤启卫
对《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曹林华而言,2011年的记者节有点儿特殊 在记者节前一天,他电话采访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却被对方用一句“去他妈的”拒绝;更意外的是,孔庆东竟在微博上炫耀此事,并把骂曹林华的话夸张成一组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你妈的!”
作为知名学者,骂了人还公开炫耀,这恐怕让大多数人难以理解。作为“受害人”的曹林华却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采访孔庆东前,他曾花了近一个星期采访孔庆东的老师、同学、学生和朋友,对他的性情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他喜欢夸张,表演欲望很强,这件事恐怕是他的一个恶作剧。”
但别人不这样认为,面对孔庆东的谩骂,很多朋友认为曹林华“懦弱”。这个1986年出生的年轻记者为此回应:“谩骂谁不会?马路边儿上的畜生就经常用肢体性语言表达情绪,但我只想用理性对抗谩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挨骂后的第二天晚上,曹林华去北大听了一堂孔庆东的课。“这个人有两张面孔,讲台上的他学识渊博,思维严谨,不像面对媒体时那样喜欢胡说八道。”
“孔庆东有两张面孔”
在媒体面前,他喜欢胡说八道,哗众取宠;在私下里,他是严谨的学者,坚持以理服人,不是无理谩骂。
济南时报:在采访孔庆东之前,你对他是什么印象?
曹林华:我以前没有刻意关注过他,印象中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但是经常胡说八道,喜欢骂记者。
济南时报:听说你在采访孔庆东前,先去找了一些熟悉他的人了解情况。有什么收获吗?
曹林华:对,我花了近一个星期采访他的老师、同学、学生和朋友。通过与这些人的交流,我发现孔庆东有两张面孔。在媒体面前,他喜欢胡说八道,哗众取宠;在私下里,他是严谨的学者,坚持以理服人,不是无理谩骂,在学术上有一定的贡献。
济南时报: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
曹林华:可能跟他的性格有关,孔庆东曾说自己最想做张三丰。他给人的感觉确实有点儿疯疯癫癫的,不按常理出牌。我从他的同学、学生那里得到的信息是,从青年到中年,孔庆东的思想主张、性格脾气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济南时报:怎么想起要采访孔庆东的?主题是什么?
曹林华:之前一周我们开选题会,有同事说孔庆东最近又在骂人了,可以对他做个专访。我们讨论后认为,虽然之前有关孔庆东的报道很多,但还没有任何媒体把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还原。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庆东这个个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那些脏话纯属意淫”
“孔庆东一贯喜欢夸张,他是个表演欲望很强的人,正如他周围人所说,他喜欢恶作剧。”
济南时报:孔庆东把你的采访称作“电话骚扰”。他接电话时的语气怎么样?
曹林华:刚开始挺温和的。但一听说我是《南方人物周刊》的,火气就来了。
济南时报:怎么会这样?
曹林华:他对“南方系”的媒体有成见。去年,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提出针对记者的“双起论”后,“南方系”媒体进行了质疑。可能就因为这个得罪了孔庆东,因为他一直很推崇“重庆模式”。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济南时报:孔庆东在微博上说你“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你问了他什么问题,让他觉得阴险?
曹林华:我根本没来得及提问。我刚介绍完身份,他就来了句“我不接受你们‘南方系’采访,去他妈的!”然后把电话挂了。
济南时报:只是一句“去他妈的”吗?孔庆东在微博上炫耀他骂了你一组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你妈的!)。
曹林华:这些都是他意淫的。他骂得没那么夸张,这让我既好气又好笑。孔庆东一贯喜欢夸张,他是个表演欲望很强的人,正如他周围人所说,他喜欢恶作剧。
孔庆东曾发短信求谅解
“这种做法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他把谩骂的情绪传染给别人。看到北大教授以骂脏话为荣,有些人可能就会跟着模仿。”
济南时报:如果他骂完不挂电话,你会骂回来吗?
曹林华:我肯定不会,我是很理性的人。我会继续向他解释我的采访意图,让他接受我的采访。
济南时报:你想到过他会在微博上“炫骂”吗?
曹林华:这让我很意外。普通人骂了脏话都会羞于提起,何况是堂堂北大教授,但他偏偏公开炫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孔庆东的这种做法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他把谩骂的情绪传染给别人。看到北大教授以骂脏话为荣,有些人可能就会跟着模仿。
济南时报:听说孔庆东骂完后又发短信让你谅解。能透露下短信内容吗?
曹林华:他微博“炫骂”两分钟后,又给我发来这条短信。短信说,他不是针对我,请我谅解。他说“南方系”媒体得罪他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我想采访他,就让单位一把手出面跟他联系。
济南时报:你回复他了吗?
曹林华:我回复说:“不管如何,我对每个个体都会给予尊重。”他又回了一条:“好吧,那就看我们以后的缘分了。”
挨骂后还去听孔庆东课
“那天晚上他讲的是‘鸳鸯蝴蝶派的爱情小说’,讲得确实很好。他讲课不说教,说说笑笑几句话就让你无意识地接受了他的观点。”
济南时报:对于这件事,你供职的《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表示“不以恶报恶,不以辱骂还辱骂”。你认可单位的态度吗?
曹林华:这也是我的态度。我主张“用理性对抗谩骂”。
济南时报:从表象上看,理性不如谩骂来得凶猛,特别是排比句。
曹林华:确实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件事发生后,有很多朋友打电话指责我懦弱,他们认为我应该强硬回击,比如起诉他。我不谩骂并不代表我不愤怒,我不性情。谩骂,谁不会?马路边儿上的畜生就经常用肢体性语言表达情绪。但我只想用理性对抗谩骂,用善言对抗恶语,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公民姿态。在孔庆东骂我之后的第二天晚上,我还去北大听他的通选课。
济南时报:挨骂后还有兴趣听他的课?
曹林华:我想通过理性观察,弄明白孔庆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那天晚上他讲的是“鸳鸯蝴蝶派的爱情小说”,讲得确实很好。他讲课不说教,说说笑笑几句话就让你无意识地接受了他的观点。我中间还跟其他的同学聊了聊,学生们对他的印象也不错。
济南时报:台上的孔教授学富五车,台下的孔庆东刚骂过你,你当时会有一种复杂心情吧?
曹林华:不是这样。我听课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起他骂我的事情。在那一刻,他就是学识渊博的老师。
“这期应该叫‘南方动物周刊’”
有网友恶搞,把孔庆东设计成《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最醒目的就是他那三句脏话。
济南时报:你入行多长时间了?
曹林华:当了四年的调查记者。我当过两年兵,转业后考进老家的事业单位,后来跳槽到媒体,先后在九江、景德镇、南昌、东莞等地工作,一个月前应聘到《南方人物周刊》。
济南时报: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分量比较重的报道?
曹林华:以前在南昌做过“癌症村”的报道,前不久做了一期“河南司法厅长顶包案”的报道。
济南时报:在以前采访时有没有遭遇辱骂或殴打?
曹林华:前不久我在浙江采访一起群体性事件时,被带到派出所里关了一个多小时。但还没开始采访就被谩骂,这是第一次,而且骂我的人是北大教授。
济南时报:有网友恶搞,把孔庆东设计成《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最醒目的就是他那三句脏话,你看到了吗?
曹林华:我同事看了后开玩笑说,这期《南方人物周刊》应该改名叫“南方动物周刊”。
他们为什么骂记者
“现在记者这个行业入职门槛太低,很多记者的职业水准不高。我就特别看不惯某些同行,在采访中不重视证据的抓取和保存,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这样报道出的内容没有证据支撑,久而久之会失去公信力。”
济南时报:这次挨骂发生在记者节前一天,有没有影响你过节的心情?
曹林华:往年记者节我会收到朋友的礼物和祝福,今年记者节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以后每当过记者节,我都会想起孔庆东,这不是说记仇,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济南时报:这次事件会不会给你留下心理阴影?对于那些有个性、有争议的人物还敢采访吗?
曹林华:阴影倒不至于,不会影响我的工作情绪,我以后会不断让别人接受我的采访。
济南时报:事情发生后,很多网友特别是孔庆东的粉丝认为你活该,孔庆东也在微博上炫耀粉丝数在记者节那天增加了一万人。这么多人对记者作出负面评价是否需要反思?
曹林华:现在记者这个行业入职门槛太低,很多记者的职业水准不高。我就特别看不惯某些同行,在采访中不重视证据的抓取和保存,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这样报道出的内容没有证据支撑,久而久之会失去公信力。
济南时报:多元化的价值观也在考验媒体的舆论导向水平。
曹林华:正常来说,无论价值观怎样多元,总有一个公认的价值标准。但现在一些媒体过于浮躁,报道的内容偏离了这个价值标准。比如说最近的“联防队员强奸案”,一些媒体分不清主次,不去谴责犯罪嫌疑人,一味指责受害女子的丈夫懦弱。为了追求新闻点,就置是非于不顾了。
(责任编辑:UN913)- 分享到:
微博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