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码《金陵十三钗》之终极评论(组图)
社会化的《十三钗》比《南京!南京!》有格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活着》之后最好的作品。叙事一气呵成,价值观基本正确。同为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展示了妓女的舍生取义,殡葬师的平庸到伟大,国军士兵的战斗精神,陆川(微博)的《南京!南京!》里也有类似描摹,但显然,《金陵十三钗》比《南京!南京!》更有格。
《金陵十三钗》算计更精准,打磨更细腻,普世更普适。它一方面凸显了宗教力量,展现了国际友人(这词儿比“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脱俗)从凡人到英雄的转变;另一方面,把十二名妓女愿意替教会学校女学生赴死的全过程表达得很有层次,真实可信,而且,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红”线。从影像产品角度讲,它相对完整,几乎所有情节都经过再三推敲,甚少瑕疵,镜像语言服从服务感很强。教堂里那面大大的红十字旗,让人觉得那是“受保护”的象征。这上述种种因素,都是奥斯卡评委们喜爱的,且各方各面都照顾周到,异常讨巧。
《金陵十三钗》像一部身不在祖国,但非常了解祖国的电影导演的作品,视野宽,限制小。力量、平衡感、取舍都拿捏得较精准。当然,剪刀手在2008后很难再瞄着张艺谋去,也是重要因素。《金陵十三钗》的去政治化姿态很明显,用冷静、客观的笔调,全景呈现那感人至深一幕,煽情也煽得比较节制。除佟大为(微博)饰演的枪法奇准国军军人是“因事设角”外,其余人物都较为自然、真实。演员表演上,贝尔以及倪妮为首的十二钗各有发挥,女学生群像稍弱,整体感觉比较准确。
但我不认为《金陵十三钗》超过了《活着》,只能说它在向《钢琴师》《辛德勒的名单》等片靠近。国际化牛逼团队规制了导演更自然的才华,商业上圆润通顺,有时反而不如粗砺质朴有亲和力有杀伤力,以及有文化上的区隔性。可以预见《金陵十三钗》上映后依然会遇到排山倒海口水,这之中,少为艺术,多为左中右各流派借他人作品浇自己胸中块垒。厮杀主战场就在自由吐槽胜地——微博。我觉得任何电影都可骂,但别未看就骂。对张艺谋电影的骂,很多人看都还没看就开始,这种骂叫“制式谩骂”,跟“文革”搞出身论血统论本质上是一码事。当然,看都不看就开捧,更恶劣。
对各思想流派来说,张艺谋几乎是一个听到就会起反应的名字。对左派而言,张艺谋三字是“封建”代表;对极左派而言,张艺谋三字是“卖国求荣”代表;对海归精英而言,张艺谋三字是“土包子”代表;对右派来说,张艺谋三字是“叛徒”代表;对极右派来说,张艺谋是“国家化妆师”代表。总之,张艺谋的名字和他的电影就是左中右三派精英的一剂春药,将引来真嗨假嗨一片。
我还是那句话:在批评面前,谁都不拥有豁免权,但不看电影即洋洋洒洒,大可不必。骂的前提是了解,批评的前提是就事论事。以此衡量,同济大学朱大可教授在尚未接触电影真实文本的情况下,就开批,并将十余年前已经出现的“情色爱国主义”帽子加之于《金陵十三钗》身上,实在有欠公允。一方面,就算《辛德勒的名单》也一样有情色场面;另一方面,看过的人都知道,《金陵十三钗》的情色场面很短。现阶段中国电影的营销需要某些情色噱头,但朱教授未研究文本,直接根据营销噱头给电影盖棺定论,未免太浮躁,太以偏概全了。文_谭飞(微博)
电影里的《十三钗》对具体个人的拯救最令人致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劈头盖脸,起势就是这一篇。中国人对于张艺谋和他的电影,最乐意做的就是“道”和“名”。《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为自我正名的电影,也是他阐释创作动能的商业产品。有张伟平的营销,有贝尔的加盟,有妓女、教会女学生、抗日国军和南京大屠杀,不惹起大当量的讨论是不可能的。《金陵十三钗》无明显短板,叙事工整有张力,气氛凝重压抑,生命的美好与死亡的召唤构成不协调的二重奏,大屠杀背景中个体的义行最可宝贵。
在严歌苓的原著中,神父是真的,这与她和刘恒的剧本中,给贝尔的身份区别非常大。原著中也多用笔墨来书写女学生之间的争风,电影则只是简单带过,更多放在妓女和“身份”的心理转变上,承担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入殓师应该看过太多的死亡,当他穿上神父制服之后,外形开始影响到内心,假借身份对日本军人说出一连串的正义之词,然后开始接受假身份的命运。而以玉墨为首的秦淮河妓女,最终也是化装成女学生,在话赶话、半推半就、将信将疑之间,实现了替代(那个小男孩乔治,则是标准意义上的勇者),至于鸿门宴上发生了什么,电影并无一字相告。1937年的中日战争,在交战国均未宣战状态下强烈发生。日本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被害人数有质疑,这属于可以讨论的空间,但是大屠杀本身是事实,至于有多少军人脱下军装混入老百姓之中,并不构成日本人无区别大屠杀的理由,《金陵十三钗》中佟大为饰演的军官在教堂外牺牲、病重的伤兵也很快在教堂中死去,他们的死,也刺激了入殓师、妓女们的心灵轨迹的反应。入殓师和妓女的义行,是对具体的、已经逐步熟悉的女生们的拯救,是个人对个人的高尚,她们知道为谁而死、而生,而非大而化之的爱国/国际主义精神。
妓女是否有权爱国,这本是伪命题。美国的二流子(入殓师),能否在特殊的环境下成为勇士,也不构成太多疑问。一群妓女和假“神父”,在极其特别的时空内,拯救了十二个即将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学生,本片的主旨,在我看来是传奇式的拯救,而非心灵上的救赎。妓女和二流子并非多大的罪过,情色并非原罪,他们本无须死,或者将自我置于最危险的处境。性工作者和爱财贪酒的二流子,绝对不必用死亡来完成救赎,所以他们是义人,并非侠客而主动完成了生命的兑换。在日本军人的残暴行为之前,入殓师、妓女和学生都是绝对的弱者,区别在于国籍、年龄、职业。侠客和武士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对身份的承诺,而普通人则无义务,逃亡中相互扶持是应该的,而如何去让观众信服,则是对导演的考验。曾经有评论者指出,中国导演,向来有两个创作冲动,一是武侠片,二是大屠杀,确实如此。
文_云飞扬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