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陵十三钗》
闲情偶寄
邰 耕
当《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正在热播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2006年1月的一天,我收到北京寄来的《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封面上写着“《金陵十三钗》严歌苓著的字样”。这篇小说的标题吸引了我,我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它读完,精巧的构思,出神入化的描写,严歌苓的聪明让人佩服。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而她却演绎出金陵十三钗。一面锦衣玉食的闺秀,另一面是比世俗还低下的妓女。但是,在这个民族存亡的时刻,这些“低下”的女性却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高洁的品格。当我读到她们手拿小剪刀、水果刀、发钗等,并把它藏到内衣里时,作家这时并没有什么心理描写。但她们的动作和行为已经足以让人们赞叹,原来她们是一群内心世界极为美好的女性啊。作家对人性的刻画是有相当深度的,看得出作家有国际化的视野,所以能引起千万人情感的共鸣。
这部小说的源头是来自《魏特琳日记》,只是短短的几行文字,激发了严歌苓的想像。在众多的写南京大屠杀的作品中,《金陵十三钗》无疑是最有特点最能吸引人的一部作品。而这部电影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这部名为《金陵十三钗》的小说。多年以来,人们长期漠视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啊。
如今老南京的风华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和书本中了,而这部电影经过了编导和演员们的再创造,那逝去的一切又栩栩如生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了,多么亲切啊。
那幽暗的钓鱼巷,东倒西歪的房舍,那古朴斑驳的中华门城堡,那土气而又传神的南京话,多亲切啊……
《金陵十三钗》的小说和电影只写了那个悲壮历史事件的一角,但我们获得的精神感召却是巨大的。这就是文学艺术的力量吧,它往往可以从这一个小的,但却是典型和独特的角度,去告诉我们历史原来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往前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