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孙桂荣 严晶晶 何 欣 

  爱心教育、责任心培养、心理导航、大学生党建……近年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多维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同时,该校还提出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全员育人”、抓好主题教育,循序推进“全过程育人”,深化六大平台,推进“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开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育人方式,打动着学生、滋养着学生,更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居浙江省前列,毕业生连年被金山、富士等知名企业“打包”录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也硕果累累,自“学生党员挂牌”荣获2008年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之后,2010年,“行走的新闻”又荣获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并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爱心文化:传递温暖,仁爱于德

  培养高尚道德,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这是大学之道,也是大学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基本目标。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一直将德育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在总结多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过程中,该校逐渐提出了涵盖“爱心、责任心、感恩心”三心教育理念,“知校、爱校、荣校”三校教育理念,“成人、成才、成功”三成教育理念三项教育理念。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爱心文化”为特色的爱的教育体系,打造以爱心基金为载体的爱心教育品牌。

  “学生爱心基金”成立于2005年12月,全校学生开展“献爱心,暖人心”爱心基金募捐活动,旨在帮助遭遇突发变故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奉献爱心,快乐自我”的良好氛围。每年12月举行全校集中爱心捐款,募捐活动得到了各分院党总支的高度重视,各个班级精心组织广大同学积极捐款,形成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献爱心活动的良好氛围,“崇尚节俭,奉献爱心”的精神在校园里得以广泛传播。截至2011年6月,“学生爱心基金”累计收到捐款金额450余万元,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50余人次,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关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自建校以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以爱心为主题的活动层出不穷,逐步形成了以“爱心文化”为特色的爱心教育体系,打造出了以爱心基金为载体的爱心教育品牌。2009年学校推出首届“爱心文化周”,2010年推出“博爱周”,积极开展爱心教育系列活动。各分院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爱心文化活动:如外语分院的“三叶草”生命关怀志愿服务活动,法传分院的“一封家书”活动,生化分院的“爱心超市”彩虹家园,土建分院的“一对一”爱心帮扶活动等。蓬勃开展的校园爱心文化活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生爱心基金”、机电分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事迹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被评为宁波市“感动宁波高校十大人物(集体)”。

  责任心、感恩心:常怀责任之心,常做感恩之事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近年来以创新文化为特色,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格调高雅、体现理工精神的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不仅是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责任心、让学生熟悉未来发展舞台和社会环境的有效途径。

  “行走的新闻”是该校法律与传媒分院从2007年起开展的一项特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及法律与传媒分院团委等各部门的联合主持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4年来分赴宁波市11个县市区的33个村庄、35个社区、60个公民的家庭、宁波市江东社区和上海世博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新闻调研写作活动。目前已撰写500多万字新闻调查和实践调研报告,拍摄3000余张图片,并已正式出版《宁波:30个村庄的30年》(乡村卷)、《宁波:30个社区的30年》(社区卷)、《宁波:60个公民的60年》(人物卷)、《行走的新闻:走进社区大课堂》和《行走的新闻:走进世博大课堂》五本实践成果集。“行走的新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吸引了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其创新成果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领导、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爸爸妈妈,我会用实际行动给你们更多的欣慰……你们是我至爱的亲人,永远的依靠,我依靠你们就像根与叶……”这是学校法律与传媒分院“涅槃·翩跹”主题教育活动中的特色活动“一封家书”征文比赛中学生写给父母的话。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出了“三心”教育,培养学生爱心文化以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关爱之心贯之以言行。“一封家书”也正是“三心”中感恩心的最好体现。这项举办了5年的活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借着“一封家书”的影响,感恩父母贺岁家书征文活动逐渐推向全市。

  该校还十分重视在特殊学生群体中开展感恩心和责任心的教育,自2010年开始重点在经济困难生群体中开展了“感恩季”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学院积极关心爱护经济困难生群体,实施家长式的爱心关怀,如关心经济困难生的就业工作,实施一比三就业推荐政策,让经济困难生感受到学院及老师的无私帮助和服务。另一方面也积极教育经济困难生要懂得感恩社会和他人,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行爱心反馈承诺等把他们的爱心回馈社会,影响身边的人。通过“感恩季”活动经济困难生的内心充满了阳光,脸上露出了微笑,整个校园也因此变得温馨而和谐。

  在典型活动的影响下,学校社会实践创新活动蔚然成风。广大青年学子利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在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逐渐形成了富有创造性、多样化的实践教育模式和具有宁波理工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学生党建:校园旗帜工程的先锋作用

  2004年该校全面开展了以“学生党员挂牌”为核心的“校园旗帜工程”,开展了“佩戴一块党牌、喊响一句口号、落实一片责任区、设立一个监督岗、组织一项评选、建设一批党员之家”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工程”。经过7年多的实践,“学生党员挂牌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并成为了理工校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5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大型系列电视节目《神圣的使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典型实录》,收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的典型事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学生党员挂牌,做思想政治工作带头人”入选其中,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关注》栏目作了专题报道。2006年7月7日,宁波电视台1套节目在建党85周年之际,专门制作播放了《党员挂牌的作用》,在全市进行宣传。从2005年至今,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等中央和省市10多家媒体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报道,在师生中和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2008年,学校“学生党员挂牌”成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在学校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党员们无论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都做到了亮牌服务,广泛接受广大师生监督,时时处处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普遍的好评。在学生党员的积极带动下,校园中的其他学生对党的认识普遍加深,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每到该校新生开学之际,漫步校园,你会看到一个个佩戴“共产党员”牌子的学生党员忙着穿梭于校园的角角落落。他们有的去学校大门口公交车站帮助入学报到的同学提行李,有的在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擦洗门窗,有的或与同学交流谈心,或共同探讨学业……

  党建文化不仅体现在校园里氛围的营造,也体现在向校外的辐射和带动上。2011年5月31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栏目以《列车上的“红色课堂”》为题,报道了学院管理分院15位学生党员组成党史宣传小分队在宁波开往嘉兴的D5585次列车上开起了“红色课堂”。报道中,车厢内学生党员唱起红歌,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们亲切交谈,气氛热烈。唱完红歌后,同学们用讲故事的方式给乘客们讲解党史。这些故事都是同学们从党史中精心收集提炼出来的,为了方便路途远近不一的旅客,每个故事都做到短小精悍、生动传神。

  学生党员们有一片园地——在学生宿舍区的“党员之家”。从2004年起,学院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3万元,配备了基本设施,添置了书籍、DVD等资料和音像设备、电脑电视机等网络、通信等设备,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几年的建设,“党员之家”定位日益明确,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影响日渐扩大,已成为能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生党员自己的“学习之家”、“教育之家”、“活动之家”,同时也成为广大学生积极分子了解党、向党组织靠拢的桥梁和纽带。2007年7月,学校“党员之家”被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浙江省高校示范党员之家”。

  截至2010年12月,全校已有7809名同学(不包括已发展入党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4120名学生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有近1165名。学生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成为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心理健康教育:

  让心灵走向阳光

  2001年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校不久即成立了心理咨询室;2003年9月,在原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组成了3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和若干名兼职教师的工作队伍,负责组织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情有千千结,你我用心解。”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本着“让健康人更健康”的服务理念,时时关注大学生心理成长。“如何调整考试心态?”“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如何设计生涯规划?”“怎样正确面对情感问题?”……在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过程中,从心理咨询室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几年来,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也吸引了一些周边高校学生前来咨询,中心每年咨询量处于超过一千人次的饱和状态。

  该校还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每年都会邀请知名心理学家来校进行心理讲学。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马建青、生命教育学专家郑晓江、精神分析专家张同延都曾先后应邀来学院讲学。名师名家的心理学讲座使学院大学生们受益良多。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我爱我”生命教育活动、心理剧大赛、心理电影赏析、趣味心理测试、心理知识展、新生心理测试、沙箱心理游戏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其中一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参与比赛的剧本很多取材于校园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或幽默诙谐,或严肃认真,但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特征。他们用朴实真切的表演给学生观众带来了很多震撼和感动,观众们在笑声和泪水中受到无形的启迪。心理剧就像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看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寻求帮助,早日摆脱困境。学生在参与心理剧后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开展系列朋辈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成立了学生心理协会,为每个班级设立心理联络员,开通朋辈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举行系列朋辈座谈会,逐步建立起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助机制,形成了一个以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为主、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互助团体为辅的三级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已融入到日常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过程之中,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多维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的同时,该校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了学生思政网——“三江潮”作为学校学生“思政教育进网络”的主要平台。2010年9月,新版“三江潮”亮相了。改版后的“三江潮”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打造校园学生信息综合门户为目标,加强了主流思想的传播与引导。网站下设思政之窗、校园新闻、学习课堂、休闲娱乐、军训网、爱心网、创先争优网及校园博客网等子网页,以校园信息为主体,兼具校外重要信息,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同时“三江潮”校园博客也逐渐进入理工师生的视线,尤其是辅导员博客的开通,备受同学们关注。“校园博客”作为思政进网络的一种创新手段,是该校本学期力推的一项工作,由辅导员博客、班级博客、党支部博客与团学社博客等组成。其中,辅导员博客与班级博客是本学期“校园博客”工作的重点。该校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在校园博客推进会中表示:“要将‘校园博客’逐渐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效交流、沟通、信息共享和教育引导的主要网络平台。”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来源:凤凰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世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