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游客不持票也可进凤凰古城 工作人员否认(3)

凤凰县政府则表示,凤凰的情况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许多旅行社以“免费赠送凤凰游”招揽游客,使得大量零负团费团队涌入凤凰,留下大量垃圾,增大古城保护压力。

叶文智亦向媒体透露,据统计,到凤凰的游客有七成只看城不看景点,“现在每年690万游客,你想想门票流失有多大?但为了这个旅游产品建设,公司每年投入1.7亿元,还不包括政府的投入。”

凤凰县政府给《中国新闻周刊》的回函中提到,“我们也想过也尝试过多种方法。一是向游客收取古城维护费,经申报未获审批。二是对团队进行验票,对散客进行人性化的放开,但这有违市场公平。”由于“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最后决定采取收取统一门票的办法,“票价为原审批票价,不属于新定价,也不属于涨价,因此没有听证”。

他们认为,统一门票价格、统一市场营销后,可以“从源头杜绝景区低价倾销、恶性竞争,从源头切断违规旅行社和黑导拉客的利益链条,从源头上堵住零负团费的漏洞”。

不过,这似乎并不是统一门票的唯一原因。

2011年凤凰县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述当地经济状况:经济结构欠佳,游客“井喷”现象使我们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没有作好相应准备,与慕名前来的游客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旅游门票收入与1.8亿元的目标相差近3000万元……县财税总量较少,收支矛盾非常突出。

在这份两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还提到了烟雨凤凰山水实景剧场、黄丝桥古城景区开发、沱江河堤溪岸游步道等景点或基础旅游设施仍因拆迁等问题无法如期完成。

叶文智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提到,“如果凤凰要成为一个国际化旅游景点,成为5A景区,各项配套设施能够达到丽江的水平,要投多少钱?200个亿。这点钱估计还不够。钱从哪里来?必须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

不仅如此,这个每年旅游收入超过53亿的县城,至今仍是国家贫困县。县委新闻办公室主任黄晓军说,“光看古城当然不是,但下面还有很多乡镇很穷。”

凤凰的未来

事实上,凤凰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不只是资金。

据吉首大学2010年对凤凰旅游人数容量的测算,凤凰最高每日只能容纳3590人,而2006年时,凤凰的日均接待量已达9595人次;此外,凤凰最具特色的东正街已全为商铺,甚至有人拆掉了百年老宅新建水泥房作为家庭旅馆。

一位凤凰县委工作人员表示,有关方面也经常接到游客的投诉,比如以前常有十几辆摩托车跟着自驾车游客疯狂“追客”。如今已消除了这种现象。

一个最受诟病的具体问题是:整个古城至今没有一家免费公厕。这种状况在统一门票后仍然没有改观。

统一征收门票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凤凰县政府没有直接回应,仅表示:统一征收门票有利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同时门票中的税费收入将用于:古城日常管理维护;古城文化修缮;沱江河水体治理、供水排污设施的完善;沱江风光带及古城夜景打造;探索古城特色民居保护管理补偿机制。

这些税费来自门票中2%的代理费、3%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以及共计33元的“两费一金”,其中还有部分要上交给州政府。

若以去年游客接待量计,每人收取148元门票,一年归属于凤凰县政府的代理费收入超过1000万元,各项税收约为2760万元,两费一金总额约为2.2亿多元。

凤凰县委宣传部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数据显示,4月10至17日,凤凰县共接待游客190076人次,旅游收入13893.02万元,并未有明显减少。但没有提供首周门票销售情况。

就在首周结束后,“一路上驿站”的腾建伟在电话里说,“我们的客房现在都满了,因为查票不严了。”“随意居”老板娘田小俊也表示房客数量有所回升。

虽然凤凰县政府未表示过“不收门票”,但4月16日下午,本刊记者在老哨营入口验票处看到,许多游客不持门票也可随意出入,一旁穿黑色西服的古城管理工作人员坚决表示,“他们都拿了票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