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对婚姻有恐惧?(组图)
导语:人们为什么对婚姻有恐惧?近期,上海男性初婚年龄平均为31.1岁,女性初婚年龄平均为28.4岁;北京初婚年龄男性为28.2岁,女性为26.1岁。44.4%的人认同“恐婚族”多为“80后”。同时,超过半数的人(51.7%)认为“恐婚族”是正常现象,持相反观点的人数占28.4%。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将结婚当成了可怕的事呢?
人们为什么对婚姻有恐惧?(资料图)
在中国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全国登记结婚人数在持续减少,初婚年龄显著推迟。
人们有100条理由期待婚姻,比如能让自己安定下来;有一个人和你拴在一根绳子上,共同承担这个竞争社会带来的危险;最高境界的则是因为爱所以要天荒地老。而婚姻的真相却可能是像陈文茜说的那样,是为60岁以后相伴而准备的,而在这个年龄之前,两个人可能要耗尽激情、互相迁就忍耐。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听了太多婚姻的真相而开始恐惧婚姻,为了60岁后相伴,经历之前的痛苦又何必,不如等到60岁再说吧。
现代人之间对于感情和婚姻的交流越来越多,大多在未婚时就已经明白了婚姻的部分现实情况,婚姻就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所以城外的人也犹豫上了,我的真爱肯定是她(他)吗?这有个拾麦穗的理论,面对一望无际的麦田,先拾到的麦穗总认为不够好,所以想要看看后面的,这世界上男男女女如同一片汪洋般浩瀚,你怎么确定手里的这个就是对的。
当然担心对方不是真爱,只是恐婚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失去自由的危险也是原因之一。一旦激情变为责任,荷尔蒙的分泌都会受到影响,以前自己床上那个娇羞的女人顷刻会变成唠叨不休的黄脸婆,而那个在自己楼下守候的王子可能变成一个不爱回家的流浪汉。还有一类人,他们虽然爱着对方,却因为经济或个性的原因担心自己无法带给对方幸福。前苏联曾有机构对15000多对夫妻进行了调查,其中过7成是因爱而结婚,近2成是因为人人都结,不足1成是为利益结婚。而调查结果出人意料,为爱而结合的百分之一百感到不幸福,为利益而结合的满意度最高。连先锋青年韩寒在不久前也说过“爱情是短暂的,金钱是永恒的”这种话,这都是爱情的浪漫与婚姻的世俗相对立的证据。怪不得没有爱情的人恐婚,而有爱情的人同样恐婚呢?
有个文人老宣讲过这样的话,旧式婚姻先娶后奸,新式婚姻先奸后娶,而摩登的同居则是先奸而后不娶。自由与责任哪一种更可怕,还真不好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