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新一代空空导弹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2011-05-17 10:24:30 来源: 解放军报(北京)
核心提示:2010年是洛阳导弹院发展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很关键的一年。导弹院开始了针对某新型重点型号空空导弹的竞标工作。它被誉为导弹院的“生命工程”,能否成功是全院6500名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
资料图:解放军已经装备的霹雳-12中程空空导弹
资料图:樊会涛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关注着天空,默默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无怨无悔地恪守着沉默, 守住了一个个重点型号,也守住了中国空空导弹事业;他们与型号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型号的成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与梦想,而他们用奉献与坚守书写了航空 史上的神话。
五十载春秋风(微博) 华,二十年丹心铸箭。他,是他们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是“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总设计师樊会涛。从他踏进导弹院的 那一天,他就宣誓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航空事业。他曾深有感触地说:“国家需要强大的国防,空军需要国际一流的武器装备,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使命是航空报国、强 军富民。”使命如山,他带领研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曾历经过无数失败的惨痛,也迎来了更多灿烂辉煌的成就。
临危受命,他以报国的激情铸就蓝天追梦的奇迹
1986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后,樊会涛怀揣着“航空梦”来到洛阳,投身到空空导弹这个领域中来。
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从白手起家,自行研制中国的新型空空导弹谈何容易。樊会涛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用执着与奉献作支撑,把梦想写进每一寸光阴。他和 他的同事们在开展多种型号导弹的研制和预先研究中艰苦拼搏,初步掌握了空空导弹的设计方法,完善充实了科研试制条件,摸索出了试验技术,突破了一些技术关 键点并进行了硬件预先开发。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尖子,在型号研制中挑起了大梁。
2000年6月30日清晨,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重点型号总设计师董秉印訇然倒下了。樊会涛还没有从痛失董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董总的那付重担就一下子落在了他的肩上,接任型号总设计师,当时他还不满38岁。
重点型号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难度型号,是夺取制空权的秘密武器,对强我国防、壮我国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有研制这种型号的能力。复杂的系统,高精尖的技术,是以往的研制型号中绝无仅有的。
横亘在空空导弹研究院面前最大的难题是技术上的跨越。重点型号武器系统是主动雷达型导弹,直接跨过第三代到第四代,这一跨就是十几年啊,想在最短的 时间内把十几年的课补过来,难啊!一些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要搞新一代的雷达型空空导弹,凭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聘请外国专家来担任总设计师方能 成功。国内一些专家也认为,以我国现有的技术状况来看,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成功研制这种导弹把握不大。而科学技术越接近世界水 平,可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得也越厉害。
如此年轻的型号总设计师,当时在行业中还是凤毛麟角。面对四面八方投来怀疑的目光,他心里不免也开始发毛。洛阳盛夏的夜晚,暑气逼人。樊会涛踯躅在 生产区的林荫道上,告诫自己:能承担重点型号任务是我人生的幸运,是一个绝好的报效国家的机会,就是搭上性命,也要把这个型号拿下,让自己的人生因重点型 号而与众不同!
一串串繁琐枯燥的数据,一条条起伏跳跃的曲线,一次次精密严谨的试验,埋藏着多少酸甜苦辣,遮掩起多少青春年华。“如履薄冰,唯有时刻谨慎,精雕细 刻,精益求精,方能求得生存。”这是樊会涛自型号研制以来最为深刻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质量问题上,他显得异常的严格,要求严把设计、试验、生产等各环 节质量关,使研制全过程信息反馈闭环问题及时归零。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经过整改过的首发产品进行了空中试验。当他在大屏幕上看到导弹遇靶信息时,一下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叫一声:成功了!只见靶机剧烈 地一颤,像礼花一样凌空爆炸,耀眼的火光过后,靶机拖着浓烟一头扎向大漠。寂静的大厅顿时爆发出山崩海啸一样的欢呼声:成功了!成功了!热烈的掌声久久回 荡在基地的礼堂,回荡在基地的上空,回荡在人们的心中,而徜徉在人们心中的,除了胜利的喜悦,还有更多的悲壮之情。樊会涛脸上洋溢着疲惫而又激动的笑容, 而眼里却分明噙着泪花!他又想起了董总,想起了数年来的风风雨雨……他知道,首发试验的成功,证明产品的设计原理是通的,他终于可以带领型号线义无反顾地 按照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研制下去。
在樊会涛的带领下,该重点型号最终以7发7中的优异成绩圆满通过设计定型试验。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具备了自行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空空 导弹的能力,实现了我国空空导弹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空军“当年定型、当年生产交付、当年形成战斗力”的要求,为国家、为军队拿出了核心杀手锏。
可以说,国家给了导弹院一个机会,而樊会涛带领他的团队回报给国家了一个奇迹。
力挽狂澜,他用胆识和魄力书写不朽丰碑
2010年是导弹院发展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爬坡过坎、打赢翻身仗的关键一年。某新型重点型号肩负着捍卫祖国领空、夺取制空权的重任。它被誉为导弹院的“生命工程”,能否成功是全院6500名干部职工关注的焦点。
但困难压不倒顽强的他,破釜沉舟的胆识与魄力源于激情报国的决心,樊会涛带领他的团队从竞标确立“全面满足军方需求、全面战胜竞争对手”的指导思想后,一场与时间和技术赛跑的攻坚战就开始了……
在竞标开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樊会涛和他的团队没有休息过礼拜天、节假日,型号线实施711工作制,服务保障人员24小时随叫随到,身体疲惫顾不上 休息,星夜归来孩子已噙泪睡去,就在2010年新年的第一天,他们还在茫茫戈壁,战黄沙、斗冰雪进行试验,拼搏的精神凝聚成无坚不摧的洪流,没有什么困难 能够阻挡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重大决战的现场,地上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得见。经过一系列的激烈角逐,导弹院最终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新型产品阶段竞标的重大胜利!这标志着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标志着导弹院有信心、有决心打赢翻身仗,标志着中国空空导弹研制生产“国家队”的实力得到充分印证。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于它的明艳,然而它的初芽却浸透着奋斗者的泪泉,甚至牺牲者的血雨。”对于樊会涛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便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以樊会涛为首的竞标组成员,在经过了血液近乎凝固的紧张之后,又感受着血液近乎沸腾的无比激动。准备竞标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他们都是怎样走 过来的啊,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太多心血、精力、情感!“这大半年来,我们从没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竞标前我们准备了一百多个问题,把有利于我们,不 利于我们的,甚至故意难为我们的,全都想到了。面对一个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空空导弹,我们不得不做充分的准备。”樊会涛感慨地说。他们提的问题,不知在樊 会涛脑子里考虑过多少遍了,正如樊会涛自己所说:“脑子里天天都是那些问题,答辩前的晚上,脑子里装的东西快要爆炸了,比高考还要紧张。”“高考考不好, 只关系个人的命运,而竞标则关系到上万人的命运。”是的,也许我们想象不到,樊会涛当时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参与竞标的同志说,仅坐在会场,就紧张得心脏都 快跳了出来,可想他在台上是怎样的心情。
樊会涛没有辜负集团公司领导和全院干部职工的期望,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他温文儒雅、对答如流、从容不迫,充分展示了一个总设计师的风采, 也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90分钟的汇报和答辩,提前10分钟就结束了,专家们实在感到没有什么问题可提。当樊会涛走出汇报大厅,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玉 海与他进行了一个深深的拥抱,这是集团公司领导对竞标成功的祝贺,也是对我院为竞标所做工作的肯定。
铸箭扬威,他痴心不悔的坚守着“航空报国梦”
导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包括导引部件在内的八大组件,有8000多个元器件,牵涉100多个学科领域。要研制这么复杂的产品,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 也无济于事,必须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必须有一个极富战斗力的团队。樊会涛总这样认为:型号研制成功,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他的带领下,导弹院涌现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铁军”,他们是导弹院的全体科研生产人员。向祖国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是他们始终不变的愿望和梦想,是他们持之以恒忘我拼搏的原动力。
走进导弹院,那种紧张的气息会扑面而来,“节点是死的,后墙不能倒。”这是型号线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节点对他们而言意味着神圣的责任和庄严的承 诺,让他们不由得拧紧了发条,超负荷运转,不敢有任何疏忽松懈。在重点型号研制中,参研人员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型号,属于国家。他们经常过的不是正常人的 生活,每天一脑袋数据,一大堆问题,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这种苦是一种漫长的煎熬,任务接踵而至,每一项都是一场殊死搏 斗。
航空报国,强军富民,这一伟大的使命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多年来,樊会涛以及他的团队在重点型号拼搏攻关中,不仅用行动诠释对党和国家的 忠诚,而且表现了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貌,这就是导弹院的六种型号精神:牢记责任、不辱使命的报国精神;不计名利,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不畏困难, 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追求第一,志在超越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密切合作,大力协同的团队精神。
“他对工作细致入微,对自己却粗枝大叶。”妻子关静这样评价丈夫樊会涛。尤其是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气候极度恶劣的外场试验基地,妻子尤为心 疼:茫茫戈壁滩,夏季骄阳似火,酷暑逼人,强烈的紫外线经常晒伤了皮肤;到了冬季,冰天雪地,温度达零下20℃,做试验的手都会冻僵,加之气候干燥,水果 又少,火嘴上起泡、甚至流鼻血都是常有的事,遇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工作就极为艰难。但樊会涛依然常年奔波着,与大自然抗争,与外场试验相伴,始终保持 攀登的姿势,向着科技高峰行进。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作者: 金雯 陈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