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只差一票便成中科院院士 学术险胜权力(4)

张曙光的代笔事件一旦被戳穿,按照上述规定,张曙光不仅会被终止评审资格,并且会被取消下一次的被推荐资格。

事实上的严重性远甚于此。在学术界,一个人涉及学术造假,往往意味着学术生命的终结,因为这是“学术品格问题”。

张曙光亦因为这一封举报信成为这一届增选活动中的“明星”,潘际銮和卢强都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院士,候选人受到如此严重的指控还是头一回碰到。

另一边厢,铁科院得知中科院要对此事进行调查时,如临大敌。据铁科院一位专家介绍,事前,相关部门特意进行了“模拟调查”,即提前演练中科院调查时,专家们应该如何“应对”。该专家拒绝配合,随即被铁科院公费派出国外数月,直到中科院增选活动结束才回国。

最终,中科院采取了公函询问的方式。在最终投票前的会议上,中科院领导宣读了铁道部的两封回函。

“第一封是铁道部人事部门的回函,称铁道部经查无(举报)此人;第二封是铁道部就张曙光代笔事件的回应,非常积极地肯定这两本书就是张写的。”卢强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了事件的调查结果。按照规定,对于匿名和不实举报,中科院不予受理。

张曙光所获得的背书并不能完全打消院士们对他的疑惑。“有的院士说,举报人化名,可能是因为害怕被打击报复。”卢强说。

另一个调查的办法被想了出来,“如果书是他写的,那请他把草稿拿出来。”潘际銮回忆,这个要求最终没有得到张曙光本人的回应。

事情因此而陷入僵局。“现代科学隔行如隔山,加之科学都是研究谁都不知道的事情。”秦伯益介绍,在一个学部里,有能力对候选人材料进行完全消化理解的并不多。所以许多院士并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明晰的判断,大部分的人,只能够依靠常识,对张曙光是否能够突击完成如此高强度的著书任务而感到怀疑。

按照惯例,技术科学部按学科领域分成材料组、工程一组、工程二组等五个小组,每3到5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对候选人的资料进行研读,然后集体产生一份小组意见。

卢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张曙光所在的工程一组,铁道方面的专家只有一个,那就双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志云。放眼全国,沈志云都是顶尖的铁路专家,被称为“中国高铁之父”。

无独有偶,被称为“中国高铁第一人”的张曙光,恰是沈志云门下的在职博士生,当时还未毕业。

更巧的是,被指控捉刀的《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作序人就是沈志云。

沈志云在序中对张曙光提出了高度赞扬,“张曙光同志的这本专著首次系统总结和归纳了中国高速铁路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今中国高速铁路理论、技术发展的代表之作,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学术研究成果,代表了中国高速铁路对世界铁路发展的贡献。”

但甚为奇怪的是,该书后来被证实从2007年2月才开始组织编写,但沈志云作序落款时间是2006年12月。不知沈先生对该书的评价缘何得出。

张曙光是沈志云的在读博士生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个是很罕见的,你博士还没有毕业,说明你还不具备博士水平,你怎么能够来选院士呢?”潘际銮表示,2007年是最后一次参与增选院士的投票(2009年因年满八十岁成为资深院士,不参与投票),但“在职博士当候选人”的事情是他头一回遇到,留下深刻印象。

多位拥有给张曙光投票权的院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正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研读候选人的材料,那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会下问过沈志云,‘你的意见怎么样?’沈志云回答我,‘张曙光是我的学生,我不好多说什么。’”卢强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这是会下议论的内容,而会上讨论的内容是严禁公开的。

2007年12月27日,中科院公布增选投票结果,张曙光落选。

2009年,张曙光再一次向中科院院士发起冲击,一路成为有效候选人、初步候选人,进入最终票选环节,并再次落选。据张在法庭上供述称,他“只差一票”,离进入最高学术殿堂仅一步之遥。2009年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共有110名院士,按照其中78名院士有投票权计,张曙光共拿到了51张票。有院士将其看成是学术尊严的胜利,但这只能称之为惨胜。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