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连夜复位三潭印月引质疑 被撞塔出现倾斜(2)

昨天上午,杭州市园文局按照程序,将三潭石塔被撞一事,向浙江省文物局进行了书面汇报。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都表示,将持续关注三潭石塔的恢复进展,并要求杭州市园文局及时查处,做出处理。

至于为何没有在被撞掉后的第一时间上报,而在重新复位后才上报?

杭州市园文局是这样解释的:

三潭石塔,1992年被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文保单位,今年3月,作为“西湖十景”组成部分之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杭州园文局负责对三潭石塔的日常管理,这其中也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塔被撞后,市园文局有责任也有权利组织对文物的抢救。园文部门也有一套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第一时间启动文物保护措施。比如,昨天上午,他们也在园文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三四百字的事件经过。

三潭印月石塔的前世今生

根据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提供的史料,西湖三潭石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当时宋代文学家苏轼任杭州知州,积极开浚西湖,在湖中立三塔为标志,禁止在三塔之内种植菱芡(菱,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也是一年生水草),以防止湖底淤泥堆积。

元朝时三塔被毁,现存三塔为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重建。三塔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两塔之间相距62米。

塔身呈葫芦形,中空,分五个心形小孔;月圆之夜,特别是到传统佳节中秋,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灯烛,洞口蒙以桃花纸,烛光从中透出,倒映入水,宛若一个个小月亮。

这已经成为了杭州西湖最经典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现人民币一元纸币就以三潭印月为图案,可见其影响力及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史学界认为,三潭石塔是历史上疏浚西湖、保护西湖、建设西湖管理的史实遗迹,是研究西湖历史地理的重要坐标,是西湖重要文化景观,同时也是杭州西湖的一个象征。2013年3月,三潭石塔作为西湖十景之一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本报首席记者 李阳阳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通讯员 周元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