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撤并后的部长们:1/3仍以一把手身份履新(4)
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孙昌基,同样以副部级任国家机械工业局常务副局长。在国家机械工业局撤销后,他前往中国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
此外,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改革的转折
在1998年的另外一些改革中,地质矿产部与国家土地管理局等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前往刚刚升格为正部级的国家环保总局,以正部长身份出任副局长。他后来担任中国地震局局长。
地矿部副部长蒋承菘、寿嘉华均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另一位副部长陈洲其则筹建新的石油公司。
林业部部长陈耀邦出任农业部部长,54岁的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孙家正出任文化部部长。
在这两个改为国家局的部委中,副部长们除了在新组建部委任职,就是以副部级担任副部级国家局的副局长。如林业部副部长李育材就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时年66岁,赴全国人大。53岁的劳动部副部长张左己出任新组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电子工业部、邮电部合并组建信息产业部。61岁的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家体委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原国防科工委改组为总装备部,另成立了一个属政府部门序列的国防科工委。
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国务院的高层次议事机构,由国务院总理兼任主任,不再列入国务院组成部门。时任体改委主任李铁映同时也是国务委员。已经担任体改委副主任的张皓若等则进入全国人大。
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机构变动最大、人员精简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9个改成国家局的工业部委在2000年底全部撤销。
这样,国务院组成部门历史性的减少到29个。此后,再没有出现这样大规模裁撤国务院部委的情况。
机构改革“三定”中的定编制此后也不再是第一焦点所在,定职权成为改革的核心问题。重新组合、划定权力的“大部制”改革拉开大幕。
最后的人事部
2003年,曾经吸纳了数个工业部委的国家经贸委也被撤销,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合并组建新的商务部。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出任新组建的国资委主任,64岁的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前往全国人大。同年进入全国人大的还有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等副部级干部。
55岁的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任税务总局局长,58岁的外经贸部副部长吕福源则担任新组建的商务部第一任部长。
在2008年的第六次机构改革中,国防科工委改为国防科工局。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先是担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3年后赴河北省任代省长、党组书记。
一直在人事改革和机构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事部也成为了“改革对象”,它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程连昌曾向本刊记者回忆说,1988年组建人事部就是为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它曾在1993年的机构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嗣后这一重任由中编办主要承担。
这一年,66岁的人事部部长张柏林赴全国人大。
此外,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建设部等虽然重组为新部委,但基本框架未变。
20年机构改革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部长离休,其中多位是提前退出一线。另外三分之一仍然以“一把手”的身份履任新职。还有一些部长们,“降格”到新的部门或以副职开始新的从政生涯。
按照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还有2018年一次机构改革的时间窗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