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文明 共享美好——我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走笔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提质升级的农贸市场、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无线”美好的城市天际……走进信阳,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也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的全面体现。自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让这份荣誉成为最好的城市名片,形成“全民合唱”并余响不绝。
“以前污水外溢、蚊虫滋生,现在处处皆景、舒适宜居。‘里子’‘面子’同步焕新,这样‘内外兼修’的改造让我们老居民也能畅享新生活了!”昨日,市民杨跃华悠闲地漫步在中国银行信阳分行家属院内,作为在这里居住了20年的老住户,她喜滋滋地跟记者聊起了生活的新变化。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牵着民心。在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居民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我们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变‘帮你改’为‘我要改’,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中。”浉河区五里墩街道民族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乐娟介绍,社区积极从居民中收集意见,制订居民认可度最高的改造方案。
去年以来,信阳文明创建工作聚焦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持续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予以扶持,按照“一院一策”“一市场一策”的原则推进整改落实,189个老旧小区和11个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2个骑路市场被取缔还路于民,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一个个在家门口悄悄“升级”的小幸福,正让群众从安居走向宜居、乐居。
“希望在院落有一张休闲座椅,方便歇脚休息。”日前,浉河区湖东街道五星社区88岁的谢奶奶提出了“微心愿”。收到心愿后,湖东街道实地调研发现,老旧小区老年群体较多,旧改后部分院落缺少可供休息的设施。为解决这一群众关心关注的忧心事、烦心事,湖东街道组织共建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支部联支部”等单位积极认领,为3个院落安装休闲座椅8张,切实点亮群众“微心愿”,办好民生“小实事”。
做暖民心之事,行解民忧之举。谢奶奶的“微心愿”如愿只是全市开展“创建解民忧·点亮微心愿”大调研活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实施“创建解民忧、生活更美好”攻坚行动,各级文明单位积极行动,深入社区、小区开展大走访活动,广泛征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公共服务等方面急需改进提升的问题线索,制定工作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狠抓整改落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个女婿我选定了,不为别的,就为他家这个星级文明示范户的荣誉。这个足以说明这家人是个‘正气’人家,我的女儿来了一定不会受气,而且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甜蜜。”这是平桥区五里镇大堰村张恩民家里相亲会上女方父亲发自肺腑的感言。让张恩民没想到的是,亲家上门来相亲,关键时候一个“星级文明示范户”成了牵线搭桥的好媒人,为他家成就了一门好亲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光,可以汇聚万千力量,照亮大美乡村。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我市积极探索星级文明户评选,创新推出以“干净整洁星、孝老友善星、勤劳致富星”为主要内容的“三星文明户”创评,对文明户赋予“免费公交、免费体检、免景点门票、免担保贷款、公共场所优先”等五项政策优待,群众争“星”创“星”氛围浓厚,有力推动了文明村镇创建与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典型示范、习惯养成、政策引领、文化浸润,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基层崇德向善治理新模式行稳致远。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创建带来的成效和变化,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的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践行文明承诺,共赴文明之约,是建设文明城市的题中之义。在文明创建路上,我市将以更加从容坚定的脚步,一棒一棒,接续前行,持续用文明推动城市蝶变,用文明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