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来 幸福花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巍巍大别山,悠悠淮河水,目之所及,皆显文明。
接地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有温度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于豫南大地,在群众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生发出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近年来,我市突出为民导向、注重资源整合、拓展活动阵地、培育特色品牌,实现文明实践由探索前行向深化拓展、由梯次推进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充实矩阵,多元服务,构筑文明实践新高地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红梅点点绣千山,春雨丝丝润万物”……近日,一场文明实践活动在浉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书法家们义写的一副副春联,让群众冬日里感受到浓浓的情谊和新春的祝福。
浉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常举办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仅是我市不断提升多元化服务阵地功能的一个缩影。
羊山新区与新华书店深度合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了集休闲、阅览、讲座、文创、科技体验、绿色种植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综合体;明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图书馆紧密“牵手”,依托图书馆的场所、队伍等资源,开展亲子阅读、品牌夜诵、读书分享会、家庭教育讲座和流动图书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理论宣讲方面,把党的创新理论创编成戏曲节目,推出“理论+N”宣讲模式,开展各类宣讲300余场次,惠及群众2万人次;三五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点半课堂”和“爱心托管班”,让孩子们放学或放假后有志愿者辅导……
只要群众有需求,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就能提供惠民、乐民、便民服务。
培育品牌,优化项目,锚定文明实践新方向
“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丰富了,年轻人干事创业积极性更高了,孩子们也在寓教于乐中成长了。”在近日的一次“非遗体验夜”活动中,平桥区居民刘先生带着孩子参与非遗技能体验时感慨道。
我市依托中心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特色点位,实施“文明信阳美好夜”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开展“光影星空夜”“书香浸润夜”“非遗体验夜”“文体荟萃夜”“科学奇妙夜”等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9.5万人次,不断弘扬文明实践新风尚,让更多群众享受文明成果。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还策划实施了“爱心送考”“爱心粥屋”“春运暖城”“城市啄木鸟”“青翼家园”“浉青学堂”“爱心敲门组”等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项目400余个,叫响了“温暖信阳”志愿服务品牌。
在信阳的广大乡村,每月为60周岁以上老人组织一次“饺子宴+”文明实践活动,推行“6+N”服务模式(“6”即一封感谢信、一则短视频、一个生日蛋糕、一场免费理发、一次健康义诊、一场政策宣讲,“N”即自选动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弘扬孝善美德。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文明实践新格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吗?”“如何使用微信小程序查看公交车次信息?”……近日,浉河区老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省级文明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活动。志愿者现场演示了救生衣的穿戴方法,介绍了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有关知识和公交便民优惠政策,与现场群众积极互动。
这是我市结合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点亮微心愿”活动,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共享模式”。邀请社会组织、国有文化企业和广场舞队伍、合唱团等群众自发成立的团队入驻中心(所、站),联合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通过阵地共享、品牌共享、队伍共享等方式,每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600余场次。文明实践工作在“双向奔赴”中提质增效,构建了全民行动、同心参与、共享文明的新格局。
为更好发挥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紧贴群众需求,市文明办联合市直工委创新开展“支部联支部 文明进万家”活动,组织全市116个市直机关党支部结对中心城区144个社区党支部,帮助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美化人居环境。2023年以来,联合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300余场次,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提升了社区环境和治理水平。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统筹整合功能,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资源在这里得到有效归集,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都来唱戏”的良好局面,配置组合更活了,使用效益更高了,中心(所、站)真正成为有人气、有感情、有温度的地方。
实践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多彩。文明实践浸润一城新风、温暖千家万户。如今在信阳,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硕果累累,成为这片热土最温暖的底色,映衬着老区群众一张张幸福灿烂的笑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