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号角催征 农业奋楫前行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浩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从春天签收自然馈赠的希望出发,到秋冬风霜雨雪酝暖,丰收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是句号,也是省略号。因为在希望的田野,只要耕耘,就有收获。
耕耘出的硕果累累,在农业农村领域,成果可见:
夏粮单产321.1公斤,同比增加2.88%,总产量150.09万吨,同比增加2.56%,秋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规模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度省定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5.03万亩,截至11月底,全市工程进度97.88%;
豫道农业、蓝天茶业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我市国家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3家;
建成信阳农事服务网——信阳农事服务数字化平台,农机、农技、农资三大服务模块全部开发完成。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信阳市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希望田野奏响田园劲歌,“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好“丰”景得益于扛稳了粮食安全责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持续为端牢“中国饭碗”赋能。
特别是,我市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为平台,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投融建运管”一体推进,创新实施政府保障支持、企业主导运营、农民参与收益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好“丰”景得益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仅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且“粮袋子”“菜篮子”“钱袋子”越来越充盈。
在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六大主导产业,优质稻米、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畜禽和水产;六个特色产业,红薯、花生、油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六个产业专班共同聚力推动品种优质化、促进种养规模化、实行生产标准化、推进发展绿色化、推动经营产业化、坚持营销品牌化六化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好“丰”景得益于“十百千万”工程的助力。树样板、立标杆,探索可持续、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具体路径,让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美丽乡村正点亮美好生活。
广袤乡村沉睡多年的特色资源纷纷被唤醒增值,“美丽乡村”加速催生“美丽经济”。美丽乡村中,“红”字夺目,承载着大别山革命史,映照着新时代的长征路;美丽乡村中,“绿”字亮眼,水逶迤,山相向,山水之间尽茶香;美丽乡村中,“古”字含情,古村古树古民居,乡愁浅浅意浓浓;美丽乡村中,“潮”字多元,度假风混搭乡村景,就是最流行的松弛感……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和美乡村的“三重奏”在信阳奏响。
希望的田野,尽是耕耘的画卷。“天空农场”采用的是当下最新的无土栽培技术,施肥浇水精确到“滴”;稻田集中连片统一种植,实现机械化作业……耕耘的收获是看得见的提升、稳定的预期和更美好的明天。
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从“农”出发,向“兴”而行,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书写“农”墨重彩的崭新华章。
扛稳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任务扎实完成。夏粮单产321.1公斤,总产量150.09万吨。2024年全市水稻农业机械化率达72.7%,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492.74万亩,全市再生稻8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110万亩。
“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63.42万头,牛出栏7.13万头,家禽出栏6235.71万只,肉类总产量22.47万吨,禽蛋产量28.6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完成23.58万吨。
监测帮扶
监测帮扶兜底线。新识别监测对象1637户6150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三类监测对象共25631户87775人,风险消除14928户52336人。
帮扶就业促增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已实现就业345706人。全市82个帮扶车间,吸纳3386人就业,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977人。开发乡村公益岗位61612个。
抓好项目促发展。全市入库项目2179个,纳入实施计划项目1205个,已开工1205个。
6+6产业
重点推广的11个优质稻米主导品种播种面积达到255万亩。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75.5万亩,推广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信阳毛尖”成为全国名茶联盟首批成员品牌,品牌价值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三,达80.3亿元。光山县十里镇肉牛屠宰车间、光山县斛山肉牛育肥场二期项目和淮滨县淮信牧业肉牛养殖基地、商城县耕衍智慧农牧产业园蛋鸡场建成投产。水产品总产量比去年增长2.8%。小龙虾苗种繁育自给、优质虾苗本地化和水库鱼本地苗种供应本地化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步伐。
农事服务
建成信阳农事服务网——信阳农事服务数字化平台,农机、农技、农资三大服务模块全部开发完成。建设“1+1+N”农事服务体系,市级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已建成使用,乡镇农事服务站已建设完成53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我市国家龙头企业1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4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排全省第一。农民合作社16440家、家庭农场18717家。其中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80家、省级144家,示范家庭农场省级69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被认定为2024年省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乡村建设
“十百千万”工程压茬推进。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31个全域乡镇、66个示范引领村。今年新改农村户厕14286户,开展村庄清洁行动33005次。推荐罗山县、潢川县、商城县、光山县、浉河区申报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
农村改革
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交易网络平台并开始运营。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共上线1188宗、成交566宗,成交金额78475.4872万元。启动全国“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填报工作。全市已备案合同份数4.48万份,涉及流转面积81.93万亩。改革试验继续创新。有序推进金融支持乡土人才试验,申报探索建立农事综合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图片摄影:聂品
数据来源:信阳市农业农村局、信阳统计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