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3)

【延伸解读】家住浉河区大拱桥社区的居民王德国,不久前从建材厂乔迁新居。他说,如今,在家里的阳台上看浉河风景,心情舒畅。新社区、新超市、新邻居,这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2013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完成年度任务;城市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3.6万户,新改建乡村公路589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3万户,新解决72.25万农村居民及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新打机井2277眼,整修塘堰5916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平方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8.9万亩。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建成传统文化村98个,有4个村被确定为中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7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个村进入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平桥区郝堂村成为河南省唯一被命名的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全市共完成整村推进132个村,又有1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本报记者 许天福)

优化结构

【会议要点】对信阳来说,要着力推进中心城市组团发展,做大做强县城,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中心镇。在优化城镇用地结构上,着力提高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要统筹地上地下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高层建筑,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腾出土地用于生态和公共生活空间。

【延伸解读】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布局。完成《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工作,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区开发、老城改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和“6+3”中心城市组团发展。全面做好固始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各项手续移交工作。着力围绕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打造一个2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三个一” 目标,支持各县区做大做强,支持明港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本报记者 许天福)

把握好城市如何建的问题

生态至上

【会议要点】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体现豫南特色和信阳的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山水脉络,把城市融入大自然之中,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延伸解读】家住贤山脚下、浉河岸边茗阳阁社区的一位叫大胖的居民,每天自得其乐。他说,午休白云间,夜观水上月。这不就是一幅画吗?国风山水与人的和谐。

正确理解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以加快建设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推进;既要发展,又要传承,绝不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得一时的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信阳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报记者 许天福)

信息制胜

【会议要点】坚持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设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基础信息网络,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快建设智能化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和文化体育等服务模式,构建广覆盖、易使用、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延伸解读】突出“五网一系统”建设,境内312和107国道改建工程、宁西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和京港澳高速公路驻信段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淮河航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国联通智慧中原、中国电信信阳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在加快建设和完善智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取得新的成果,信阳农林学院成功升本,罗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级认定。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本报记者 许天福)

文化为魂

【会议要点】全方位传承和挖掘信阳历史文化、根亲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积极融入现代元素的同时,更加突出城市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着力提升信阳文化软实力。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