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胡同拍记队谢幕 8年拍摄70余万张胡同照片

[导读]这个拍记队的元老之一刘洋飞说,胡同越来越少,资金越来越少,“我们没法再拍下去了”。

当年“拍记队”在活动供图/刘洋飞

当年“拍记队”在活动供图/刘洋飞

刘洋飞的电脑中还保留着大量资料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刘洋飞的电脑中还保留着大量资料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导语:“这个保护民间文化古迹的群体,也体现了现代公民依法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公益心和法律心。”当央视评选这个团体为200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之一时,组织者如此评价。从2005年至今的8年里,这个团队专门致力于拍摄老北京胡同,据其负责人说,他们总共拍摄了70余万张北京胡同照片,留下的文字资料每年近千万字—这就是京城胡同拍记队。

  日前,随着其在线活动组织平台“老北京网”的关闭以及资金的匮乏,京城胡同拍记队也停止了活动。 这个拍记队的元老之一刘洋飞说,胡同越来越少,资金越来越少,“我们没法再拍下去了”。

  “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

  刘洋飞穿着白衬衫,提着公文包快步走向自己所在的事业单位的办公室,途中,他数次停下跟同事们打招呼。作为办公室主任的他,每天忙个不停,只要在上班时间,他桌旁的电话和打印机就一直是热的。

  他的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随身携带,里面除了公务文件,还有自己都数不清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刘洋飞随手查了一下,电脑里显示这些电子照片总共占据了几百GB的硬盘空间。

  这些照片拍摄的都是北京的胡同,其中部分是胡同废墟的景象。“这些都是我们8年间拍摄的。”刘洋飞说这些照片随身带着一份,家里备份一份,朋友那也放了一份备份,照顾得比日记本还小心翼翼,“这些东西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在这些“最重要的东西”里,“大吉片”的照片又是他最为珍惜的,因为它是京城拍记队所有活动的开始。那时,刘洋飞25岁,而现在他36岁了,“大吉片”也早已经消失了。

  刘洋飞回忆,拍记队活动最开始是几个网友一起“撺掇”起来的。先是一个网友在“老北京网”提议,说去拍拍胡同,当时也是版主的刘洋飞挺感兴趣,又觉得大家也会喜欢,于是跟网站创办人张巍商量后决定发帖办活动。

  那个时候,刘洋飞一下班就上“老北京网”,询问网友们合适的时间和地理位置,再跟其他几个资深懂行的网友讨论,最终敲定了时间地点:2005年6月,“大吉片”。

  “大吉片”是很多老北京人都不陌生的称呼,它其实是以“大吉巷胡同”为核心的一个区域。定在大吉片,是因为那里当时正在搬迁。大家要赶在搬迁前,为北京留下个影子。在“大吉片”,胡同特多,简直就是老北京物件的一个库房。

  碍眼的队伍 有着使命感

  “那会儿大家倍儿团结。”刘洋飞说,2005年到2008年期间,拍记队非常狂热。那时,老街道被一个又一个纳入新城规划,某个胡同消失似乎只是分分钟的事儿,“上周刚拍了一半的胡同,懒了一下,想再去,结果第二次就只能拍废墟。”

  最频繁的时候,拍记队每个周末都会聚在一起。大家紧赶慢赶,要赶在腾退前记录下老北京的建筑和人。在他们看来,这是老北京的生态环境,没了老胡同,没了住在胡同的老人儿,老北京文化也就消失了,“我们那会儿带着使命感在拍。”刘洋飞说。

  这种使命感具有传染性。拍记队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变成几十人,其中既有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有在北京上学的外地大学生,还有在北京工作的“北漂”。

  一次,他们一大群人聚在了胡同里的一户人家门口看建筑细节,屋主把门打开探出个头,看了看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卡片机,愣了一下后大喊:“你们干吗呀你们!说!”他们解释后,屋主乐了,把门一敞,“拍记队?我听别人说过你们,进!”

  他们觉得这样也好,让北京人都看看,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平时大家在北京生活,不在意,必须得有这么个“碍眼”的队伍出现,提醒大家身边的老北京,好好记在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再也回不去了。

  春夏秋冬 踏进同一条胡同

  “我现在都觉得很奇妙,喧嚣的现代城市和悠然自得的百姓生活,是怎么能仅一墙之隔的。”刘洋飞一直记得拍记队每一次活动时的体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