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30吨病死猪肉案调查:系监守自盗

新华网福州5月8日专电 (社会调查)题:拉网为何总在鱼跑后?——福建漳州30多吨病死猪肉事件调查

新华社记者 项开来 涂洪长

本是受雇收集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人员,却利用工作之便监守自盗,干起了宰售病死猪肉的违法勾当,致使30余吨病死猪肉流往外地。近日,公安部通报福建漳州一起病死猪肉大案,再次引发消费者对病死猪处理的广泛关注。与每次食品安全大案事发后一样,“拉网式”的整治风暴在漳州上演。消费者由此疑问,拉网为何总在鱼跑后?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何时能真正轧紧?

监守自盗私宰私存病死猪

3月15日,在一家冷冻食品公司,公安办案人员现场查获送货车辆,查获疑似病死猪肉7080公斤,当场抓获嫌疑人林玉红、吴进荣等人。进一步追查发现,在该公司冷库里,还存放有尚未运出的疑似病死猪肉25260公斤、猪排骨肉500公斤。

据漳州市食安办通报,从2003年1月开始,犯罪嫌疑人吴进荣、林玉红,以每斤0.1-0.8元的价格向养猪户收购病死猪,并雇人非法屠宰,送到自建的冻库进行冷冻。还多次雇人车载至漳州台商投资区的福建协鑫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的冻库储存。寄存储存的病死猪肉共计32340公斤,排骨500公斤。

经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发现该批猪产品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阳性,伪狂犬病病毒阳性。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犯罪嫌疑人吴进荣、林玉红为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村民,原本受雇专门捡病死猪和到养猪户收病死猪进行无公害处理,但却监守自盗。

在靖城镇政府,谈起这起案件,乡镇干部感到十分意外。同时坦承利益驱动和监管薄弱是造成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两大动因。

一人看不住10万头猪

据了解,这批病死猪肉的主要来源是漳州市南靖县,其中靖城镇是当地养猪大镇,全镇生猪存栏量20多万头,但多以散户为主,上万头规模的仅有一家。

长期来,南靖县对病死猪主要通过扔进处理池,进行无害化处理。财务状况好的村,会聘请人员专门负责病死猪处理,而财务状况不好的村,则无专人负责处理。对于大量散户来说,无害化处理“基本靠自觉”。

2012年南靖县出现病死猪1.9万头,折合重量311吨。今年1到4月份,出现病死猪5900头,折合重量113吨,监管压力巨大。

在南靖县靖城镇,记者了解到,该镇兽医站只有2名工作人员,却要负责全镇20余万头猪的防疫检疫等工作,对病死猪监管有心无力。

靖城镇副镇长肖志卫表示,这些年镇里对生猪无害化处理十分重视,也制订了不少制度,但面对20多万头的存栏量,那么大的工作量,从钱到人都要落实到位的话,监管力量都显得薄弱。

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村民则选择将病死猪卖出,而不是扔进处理池。如果将病死猪非法卖出,一斤最高可以卖到0.8元,百多斤的猪,就有100元左右的收入,还免去了搬运病死猪的辛苦。

“全镇25个村上百个自然村,养殖户到底有没有扔进处理池,很难完全查实”。肖志卫坦承。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吴进荣、林玉红并非是签订合同的正式员工,只是村里雇来的,每个月由村账支付1500元补贴,直至案发,所有补贴都还没有落实到这两个人手中。而在平时也没有人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拉网式整治成效几何

每次食品安全大案后,随之而来的是所谓的拉网式整治风暴,此次漳州也不例外。

5月6日晚,南靖县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多个部门,开展了“零点行动”,对冻库、屠宰场等进行突击检查。而自该案件侦破到5月2日间,全县已出动587人次,在全县范围清理病死猪2900头,检查冻库18家。

4月3日,漳州市统一开展“雷霆清剿行动”,市政府派出了12个督查组,由工商、农业、质检、卫生等部门参与到12个县市区督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48人,检查冻库400多家。

记者到事发的靖城镇天头村和径里村,与养猪户打听病死猪处理情况,村民对此都显得十分敏感,很少有人愿意多说几句。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