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效忠:择水烹茶话古今

信阳网讯  “水为茶之母”,是古代茶人对茶水关系的精辟概述。择水煮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现代泡茶,我们又该如何用水?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将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如下,与读者分享。

  自从茶进入人类生活的那天起,茶和水就已经确定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时不管人们把茶叶拿来食用、药用或是饮用,没有水都是没法用的。秦汉以前,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饮用地位尚未确立,人们对茶水关系的认识还处在不自觉的状态。秦汉以后,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饮用地位确立了,人们对茶水关系的认识便进入到自觉实践的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魏晋以后嗜茶之人就非常注重择水煮茶了。到了宋代,茶人就开始从理论上提炼和总结茶与水的关系。比如:宋代茶人苏廙(音:义)在《仙芽传》第九卷“十六汤品”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末同调矣。”意思是说,水是煮茶的关键,如果好茶没有用好水煮,那就跟普通茶的味道没有区别。到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到:“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意思是说,好茶叶的色香味等内在品质,都是借水而发,没有水怎么去谈论茶呢?另一茶人张大复说得更明白,他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强调了茶的内在品质必须通过水的冲泡或煮渍后才能彰显;水质的优劣与茶汤品质密切相关。

  古人关于茶水关系的精辟论述,也为现代科学研究所证明。茶叶作为一种固体的物质,没有水就不能成为饮品。茶叶的色香味都是靠沸水的冲泡浸出的。在茶与水的交融中,由于水中所含的矿物质与茶叶中所含的茶黄素、茶红素等呈色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因此水质的软硬清浊对茶汤的色泽明亮度、滋味鲜爽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茶与水的密切关系,使那些爱茶者择水煮茶,以得品茗之真趣。

  古人择水最重视的是水源,强调用灵水、活水。最早记载首见于晋代杜毓的《荈赋》一书:“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意思是说煮茶要使用岷山的涌流,汲取其清澈的流水。岷山乃长江的源头,即岷江的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可见古人择水之精妙。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阐述煮茶择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陆羽对择水的研究比杜毓更进了一步,用比较法把山水、江水、井水的优劣排了顺序。在陆羽的影响下,历代茶人对择水煮茶的研究更加精进,出现了一系列论水专着。如: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叶清臣的《述煮茶水品》,明代许次纾的《茶疏·择水》、田艺蘅的《煮泉小品》,清代汤蠹(音:度)仙的《泉谱》等。在由唐代至清代的118部茶业专着中,有74部都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择水的内容。

  梳理古人择水的方法,一是按类别划分,即天水、山水、江河湖水和井水。二是按区域地点排序,即把不同地方的水按优劣排出名次顺序。古人所说的天水,指天上落下的水,包括雨雪霜露等。因天水是自然生成不时而作,自古以来被赋予神秘色彩,茶人也多把天水当作煮茶首选。不仅如此,他们还把不同季节和气象条件下的天水分出优劣。比如:明代茶人屠隆就认为:“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叶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之水,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唯夏月暴雨不宜,或因风雷所致,实天之流怒也。”这里,屠隆把天水分为三个档次,即秋水为上,春冬水次之,夏水不宜。

  古人所说的山水一般是指山泉水,并且也不是说一概都好。陆羽认为是“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即生态环境好、由矿物岩层滤出的泉水为上。明代的张源研究的更精到:“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黄石为佳,泻于清石无用。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所谓江河湖水和井水,前者属于地表水,后者是地下水。古人认为,这两类水易受污染,如果用江河湖水煮茶,应到离生活区远一点的地方取水,即“取去人远者”(陆羽之语);如果用井水煮茶,要从很多人汲水的井中取水,即“取汲多者”(陆羽语)。古人虽然把江河湖井之水排在山泉水之后,但对于下通泉穴的江水或井水却视为泉水。如:唐中期的风流儒仕刑部侍郎刘伯刍曾赞扬:“扬子江南零水第一,”即扬子江中的南零泉水煮茶是最好的。总之,古人按类别对适合煮茶的水排出的顺序,大体上是正确的,但又注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宋效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