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粮食深加工如火如荼(2)
记者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办公室的一份发展远景中看到这样几组数据:到2015年,粮食深加工、肉类深加工和果蔬深加工的主食加工企业分别达到50家、5家、5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140亿元、50亿元、10亿元。到2020年,分别达到90家、10家、10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370亿元、100亿、20亿元。
据了解,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该县还会引入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机械、包装与容器等相关企业。这类相关的企业发展的远景数据同样可观:到2015年,关联配套企业数量达5家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到2020年,发展关联配套企业12家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
发展路径:扶优保强 引大育新 搭建平台 政策激励
对于如何发展壮大自己的绿色食品工业,该县胸有成竹,找出了一条扶优保强、引大育新、搭建平台和政策激励在内的多项适合自身发展途径的路子:
--扶优保强,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以主食产业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积极扶持现有企业通过改造升级、膨胀规模。省级食品龙头企业峰刚食品有限公司依靠自身优势,依托河南农大食品学院的技术优势,新上日产40万个馒头、1.2亿罐营养糙米粥、3.5万吨营养挂面、30万吨多功能弱筋粉等项目,规模逐步壮大,品牌效应初显。去年以来,该县先后有12个主导产业企业与央企和行业知名品牌探讨合作事宜,寻求升级扩规。
--引大育新,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该县围绕主导产业图谱精心规划项目库,在外引上下大力气。该县将招商任务分解,党政领导带头走出去招商。围绕已落地的主导产业项目,瞄准关联度高的项目,抓好主导产业“延链”和“补链”招商,形成项目集群配套。同时与中粮集团、嘉士利、台湾“梦想家”食品、福建“好邻居”食品、中航集团等已达成相关合作协议,项目将陆续签约落地,有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向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