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董事长李晓林:只调房不管地房价下不来

《全访谈》专栏,由京城知名资深地产记者全伟主持,对话最前沿的地产巨人,讨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端出最独树一帜的新鲜观点,为您解读不一样的楼市。

“土地”和“调控”依然是2013年的楼市关键词。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土地市场宅地年成交仅34宗,创下7年新低,各大开发商饥渴难耐四处抢地,市场高价地频现。今年两会后政策走向如何,是更趋严厉还是会有温暖政策出台,市场陷入观望。

本期全访谈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为您解读不一样的楼市。

房企夺地大战缘于对未来有良好预期

2012年年底,各大房企上演夺地大战。2012年12月11日,昌平南邵镇一住宅用地出让,万科、保利、中铁建等15家房企参与竞争,经过上百轮的激烈角逐,最终由中铁建以8亿元竞得,楼面价4731元/平米,溢价率45%,此前这块地在2011年底挂牌时一度无人问津。

同样的情景在14天后再度上演。12月25日,万科首开联合体以14.2亿竞得通州台湖两地块,剔除配建的公租房面积后,楼面价超过13000元/平米,而周边在售的新盘均价在13450元/平米。

“现在房企抢地是因为2012年政府推地少,更主要的是房企对未来市场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在李晓林看来,房企年尾上演夺地大战一方面是由于供应减少而造成的需求饥渴;另一方面则是十八大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使房地产商普遍预期未来会有温和的政策出台。

“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3月后会有温暖的政策出台,现在严厉的调控会放松一些,会有些温暖的可能性出来。”李晓林向记者解释道,“我所说的温暖是指,比如在三限问题上会有一些变异,‘限购、限价、限贷’可能仍然不松口,但是可能会有其他一些变异的政策。”

“限购、限价、限贷”的三限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李晓林认为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对房地产实行的严厉调控已经影响到了关联产业发展。

“现在钢铁就全线亏损,水泥也不好,相关联的五十多个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就会有新的温暖的政策出台,估计今年下半年会有。同时,我觉得到了2014年市场会更好一些。”李晓林说。

地价是晴雨表调控不能调房不调地

地价一向是房价的晴雨表,2012年年底频现的高价地,也让买房人再度恐慌。“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再现,周边房价上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产业,由房和地组合起来成为产品。“老百姓从开发商手里买的是房,他们往往忽略了地价的问题。老百姓都希望房价降,但实际上地价在上升,进而推升了房价,高地价最终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李晓林说。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土地招拍挂政策,而在李晓林看来,楼市调控一直以来调的只是“房”,把“地”忽略了。“现在实行如此严厉的‘限购、限价、限贷’政策,房价依然没有明显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根还是在成本里面,而地价就占到了成本价的一半以上。”李晓林分析说。

同样的,2012年的一份来自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为期4个月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地价加上税费最高已经接近地产开发总成本的70%。

对此,李晓林指出,“政府调控不能只调控房,也要调控地。”

他指出,在2020年前后,老百姓对于房子的需求仍是刚性的,只要市场有需求,房地产就会是一个火热的市场,地价再高开发商也敢拿,最终地价会核算到房价里。所以政府调控只调房不调地是不科学的,“政府今后在调控房地产的过程中,能不能在调控房价的同时,也调控一下地价。”

精彩问答

主持人:有人说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以您多年从业经历来看,未来十年怎么样?

李晓林:没问题,到2020年都没有问题,这个需求量是缺的,还有很多人没买房子,还有巨大的改善型住房需求,人们对住房是越多越不嫌多。

主持人:您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公益,累计捐赠超过3000万

来源: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