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日历》:你没见过的高级日历(组图)

《故宫日历》:你没见过的高级日历

  《故宫日历》2013都印好了才发现,4月1日那天有个字写错了。着急的编辑部想了个办法,赶制了书签夹在4月1日那页,一则更正,二则表示歉意。结果,很多人问书签能单卖吗?出版社又把剩下的书签作为礼物送给了读者。

  
民国时期的《故宫日历》
民国时期的《故宫日历》
《故宫日历》2013内页
《故宫日历》2013内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谢岚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另一样好东西,是一本日历。

  也许你会说,这年头还用看日历吗?

  如果有机会看到《故宫日历》,也许你的想法会发生一些变化。

  《故宫日历》(2013年)不大,像一本很厚的小册子。翻开,右页是日期,汉字,选自各种碑帖,古朴厚重。农历阳历俱全,底下一行英文小字,注明年月日和星期几。

  两边竖写着节气和物候,比如“今日小寒”、“明日腊八”、“四日立春”、“雁北乡”、“桃始华”……对现代人来说,这些字眼既陌生又亲切,却又因为日日看到它们,好像可以重新和大自然恢复某种关系。

  左页是山水画,《洛神赋》、《游春图》、《千里江山图》……365天下来,尽赏了故宫山水画的精华。

  “自有日历(包括挂历)以来,这本堪称上上佳品。”收到网购的《故宫日历》后,徐先生惊喜地说。

  这本“高级日历”由故宫出版社出版,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民国。

  “2009年3月的一个培训班上,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先生提到,民国时期有本《故宫日历》,很值得关注,是一个传播艺术、普及文化的好题材。”故宫出版社的编辑回忆道。

  故宫博物院1925年正式成立,整理研究藏品的同时,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学术研究专著和大众普及读物,为传播中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也许是《故宫日历》是家常日用品,在文献、史料中几乎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迹。好在还有实物。

  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编辑们找到了1933年至1937年的《故宫日历》。年深月久,老日历有些黄旧残损,可大家心里真高兴。作为职业编辑,好像那一瞬间遇到了一群同行中的高手。“心里是有些震动的,黑白印刷,设计和制作很美,一点都不逊色于现代设计。小小一页纸,信息丰富,排版和谐,既实用,又很有美感。我还注意到,如果印上了器物,比如青铜器之类的,当时的编辑还会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究竟写了什么注释出来,真是用心。”

  上上下下看了,也都觉着好。很快,故宫出版社决定再版《故宫日历》。《故宫日历》(2010年)是时髦的话来说,是个“复刻版”,几乎和民国的《故宫日历》一模一样。“我们想让现在的人感受到一些以前的气息,也想向前辈致敬。”

  渡口书店的老板高路是个识货人。《故宫日历》头一次“复出江湖”,就叫她在茫茫书海中给瞧见了,很喜欢。“文化是很有意思的。一样东西如果真的用心去做,人们会立刻感受到它的魅力,会很享受。”迄今为止,《故宫日历》成了书店辞旧迎新之际的“常销单品”。“从第一年开始就卖得挺好的,每年都有稳定的增长。今年有好多人一买就好几本,当礼物送人。”高路说。记者也在当当网上了解到,《故宫日历》(2013)日前卖断了货,不久又迅速“补仓”。故宫出版社也透露,2010《故宫日历》印了不到2万册,而今年的印数达到了8万,差不多已经全卖完了。

  从第二年开始,《故宫日历》在继承的同时,开始了创意。日历上一页页的日期汉字,比如“十”(日)、“廿六”(日),继承了老《故宫日历》的传统,从汉隶碑帖中集字。“故宫日历早就买了,放在桌边,静待今年的到来。今天突然发现原来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取自不同的碑,每天都不一样,翻下去可见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简单的数字无穷变化。这个精妙之处真感人。细节见功夫。”有网友对故宫出版社说。

  而左页展示哪些馆藏珍品,则从每一年的生肖去想。2012是龙年,陶瓷、青铜、书画、珐琅……故宫里头有龙的珍品可真不少(也从这年开始,为了更好的传递藏品的神韵,《故宫日历》从黑白转成了彩印)。而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生肖蛇,故宫文物中蛇的形象较少。如何是好?后来编辑们从一句“古话”中得到了灵感。明代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云:“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草木山川,在故宫藏品中数不胜数,于是就定下了以“山水有清音”的主题,以山水画作为主,辅以文玩器用等陈设。

  “和日本、台湾相比,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用的好东西,真是不多的,《故宫日历》让人看见有一些人正在尝试做一种新的"日用品",美,实用,还不贵,大家买得起。”高路说。

  故宫出版社也没想到,在自家微博上推出了《故宫日历》后,得到了许多人的反馈:一对沈阳的情侣借它传情;有人赞它为最好的新年礼物;一位台湾妈邮购多本,送给自己和家人……这些让大家体验到了当一个图书编辑的美妙:“对这本"书",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能和读者分享艺术、看到自己有份参与的"产品"给他们的生活带去了一些东西,心里非常愉悦。”

  1933年到1937年,是一个吊诡的时代,一方面文化繁荣,一方面战争阴云越浓。而出现《故宫日历》这样的佳品,并非偶然。当年博物院尚在草创阶段,经验和经费皆匮乏,却已经具备了端正的宗旨,即一个博物馆应以服务公众为本,以最积极的态度拓展对公众的服务。博物院既有学术大家组成的委员会,更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理事会。也正是这份公心和诚心,在战火燃起后,支撑了故宫人颠沛流离、生死瞬间的文物大迁徙。

  《故宫日历》固然已经再版,广受欢迎,而它背后的深意,仍然耐人寻思。

  作者:谢岚来源新闻晨报) 分享到:
文章来源:http://roll.sohu.com/20130113/n363267023.shtml
来源:搜狐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世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