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城新县别样红——“总书记的牵挂”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创造伟大的成就。75年来,信阳上下齐心、勠力奋进,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散发耀眼光芒。
为喜迎新中国75周年华诞,信阳日报特开设“礼赞新中国 喜看今信阳”专栏,并将陆续推出“‘两个更好’这五年”“历史里的信阳人大印迹”“传承优秀文化 守护美好记忆”“红城百姓新生活”等多个子专栏,多角度、深层次、具象化展示信阳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迹,反映信阳人民实干奋进的昂扬风貌,凝聚老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强大力量。
即日起,“‘两个更好’这五年”子专栏推出“总书记的牵挂”系列报道,反映五年来老区人民牢记嘱托、奋力实现“两个更好”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红城新县别样红
——“总书记的牵挂”系列报道之一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文/图 华祯/视频拍摄 徐毅恒/视频剪辑
初秋的红城新县,碧空如洗,桂子飘香,生机勃勃。
“军队和群众代表纷纷前来参加庆祝苏维埃政权诞生大会。《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大别山民歌《八段锦》的曲调编唱出来的……”9月8日,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曾隽希声情并茂的讲述赢得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改造后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一角
大厅里的“大别山·红旗不倒”群雕震撼人心;馆内陈展的内容更加丰富,布展形式更加新颖;声光电技术的运用,让历史事件更具动感。改造升级后的博物馆更加庄重大气,令人眼前一亮。将帅馆顶的五角星与英雄山上的“红旗飘飘”主题雕塑遥相呼应,大别山精神在这里闪耀,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大别山·红旗不倒”群雕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时,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新县“小小讲解员”培训现场
“5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加强红色基因库建设,投资近8000万元,对博物馆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库作用,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多措并举讲好‘四个故事’,突出‘三个教育’,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该馆馆长杨裕盛告诉记者。
“我们非常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编辑馆刊《大别文博》10期,编辑发行《信念如磐——大别山红色文物故事》8000余册,还举办了线上红色故事小讲堂活动,有力推动了社会教育宣传,让红色基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该馆副馆长戴璐璐向记者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继2021年戴璐璐作为优秀讲解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事一年讲解工作之后,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该馆讲解员韩兰作为我省唯一入选人员被借调至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事讲解工作。
在不远处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参观
“5年来,我们的讲解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走进了全国人大机关。我们还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加强与全国纪念馆在展览、讲座、论坛、研讨会等方面的合作。在全国各地累计巡展200余场,受众100余万人次。”该陵园副主任杨华说,“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今年,我们还同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合主办‘永葆青春活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览,持续以实际行动宣传红色文化、弘扬大别山精神。”
在新县首府路街区,一尊尊雕塑、一首首战歌,让前来“打卡”的游客陷入沉思;升级改造后的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吸引游客纷纷拍照留念;郭家河乡湾店村老党员张爱华守护50余年的红军洞群已经修建了山路步道,便利游客前来瞻仰革命先烈……
游客在烈士陵园合影留念
5年来,老区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申城大地不断涌动着红色热潮,红色故事代代传承,大别山精神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