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阳人】植物医生—朱志刚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晶晶
“我从事的植保工作,就是对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相当于‘植物医生’。比如水稻,就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两迁害虫、二化螟等多种病虫害。”7月29日,在平桥区长台关乡冯楼村的稻田里,市农技中心植保科科长朱志刚,蹲在田埂上,与同事讨论水稻田间管理问题,仔细察看细微的虫害特征。
今年50岁的朱志刚,199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至今已经在农技岗位工作了27年,是一名高级农艺师。
“为了维持生态的完整,我们研究的是减少农药用量,尽可能使用生物防控措施。这块田我们用了太阳能杀虫灯,能在夜间吸引害虫,把害虫收集起来也可以成为鱼饲料,一个小循环就有了。”在田间,朱志刚指着一个尖尖的白色双层小笼子说,“这是蛾类诱捕器,可以监控蛾类幼虫,一旦有了发现,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的天敌赤眼蜂放出来,消灭它们。”
“田里的病虫害总是不断,以前只能估摸着用什么药。专家来了后,我们不仅弄清楚了啥时候用药、用多少,还能提前预防。多收粮食的底气更足了。”冯楼村种田大户余德安很欢迎朱志刚到田里来指导,他高兴地说。
“2023年,全市共建立了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基点79个,面积13.2万亩;推广带动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878.8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6.51%。”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始终是朱志刚关注的重点。因此,不管酷暑严寒、风霜雨雪,他总是在田间地头忙活着,晒得黝黑,与农民打交道时,似乎也是其中的一员。
多年来,朱志刚收获满满。他是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获得省人民政府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有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编写出版论著7部,还参与制定关于植保方面的河南省行业标准,是业内有名的植保专家。
“植保的领域很宽,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需要我们农业技术人员的不断付出。”朱志刚说,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就要脚踏实地研究农业技术,帮助农民种好粮,用新科技助力农业丰产丰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