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立”出一个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信阳茶文化节“三十而立”特别报道(中)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人间四月天,茶都迎盛会。一座城,因茶而灵动起来。
每年这时,信阳最热闹。从今年3月底开始,我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大力营造茶文化氛围,精心组织具有信阳特色的文艺汇演、民间花会、非遗展演活动,让更多群众关注茶文化节。
文化离不开载体。茶文化节是信阳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信阳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 信阳日报记者 郝光 摄
从1992年开始,每届信阳茶文化节都在喝彩声中落下帷幕——
眼花缭乱的民间艺术、蜚声海外的明星大腕、精彩纷呈的斗茶大赛、丰富多彩的茶旅活动等,都切实丰富了信阳茶文化节的文化内涵。
文化品格是节庆的生命,文化灵魂的归属决定了文化节庆的走向。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信阳茶文化节,信阳缺少的是怎样一个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
第29届信阳茶文化节期间举办斗茶大会
一
信阳茶文化节最初称为“信阳茶叶节”,1992年始办。2004年第十二届茶叶节开始,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之后,“信阳茶文化节”一直延续至今,“文化”,实至名归地成了茶叶节的灵魂,从此茶叶节愈加灵动。
每年茶文化节,歌舞都是重头戏,气势恢宏的开幕式、流光溢彩的文艺踩街、明星荟萃的歌舞晚会,让人流连忘返。
第19届信阳茶文化节歌舞晚会现场 信阳日报记者 郝光 摄
30年来,有百余名歌唱家和表演艺术家在茶文化节期间到信阳演出,他们不仅与信阳茶结缘,还把信阳茶香带往全国各地。
记者在《信阳茶叶志》中感受到1992年信阳首届茶叶节开幕式盛大的场面——
开幕式在市文化中心广场和东方红大道举行,十县市各有一个100人的歌舞方阵,演出具有地域特色的10个歌舞节目,参演人员达1300余人。演出方阵首尾相距3公里,文艺踩街人员身着节日盛装,边走边表演……沿途10余万人观看……
首届信阳茶叶节开幕式文艺踩街
此后,每届茶文化节中具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创作,用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茶文化的神韵,向中外来宾展示了信阳歌舞的魅力。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为首届信阳茶叶节题词
尤其是2008年信阳茶文化节,作为中国电影界《电影之歌大型歌唱会》当年的首场演出《电影之歌唱响信阳》大型演唱会在市体育场举行,张信哲等众明星用激情传递梦想,对宣传信阳茶文化节乃至信阳的城市形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年年有突破、形式更多样、主题更突出,信阳茶文化节文化光芒愈加璀璨夺目。
据统计,信阳市通过茶文化节直接和间接带动的艺术创作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千余项。
欢庆茶文化节
通过茶文化节,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固始灶戏、光山县花鼓戏、罗山县皮影戏闻名全国;2014年信阳毛尖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30年来,信阳人用炽热的情感、非凡的才智,不断丰富着茶文化节的内涵,提升了茶文化节的质量和品位,切实增加着信阳文化名片的分量。
二
大别泱泱,长淮汤汤,豫风楚韵,山水信阳。
信阳因茶而起,因茶而兴,因茶而富。信阳毛尖连续13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榜单。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式上,信阳市被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毛尖之都”荣誉称号。
当诗意山水遇上毛尖之都,诗与远方近在眼前。
游客在4A景区文新茶村游玩 郝茜茜 摄
茶文化节无疑为喜爱信阳毛尖、眷恋信阳山水的游客搭建了平台,让他们深入信阳找到心中的诗和远方。这不仅提高了信阳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滋润了“中国茶都 山水信阳”的茶乡形象,同时也促使信阳旅游品牌价值不断攀升。
看红看绿看蓝天,品山品水品毛尖。30年来,每年春天,走进茶山已成为国内外嘉宾参加信阳茶文化节的首选项目。他们还通过参观茶博物馆、茶坊,在休闲中品味旅游,把“茶”与“情”、 “茶”与“景”融为一体,体现出茶文化的休闲、娱乐功能。
回首这30年,我们看到了信阳茶旅融合初绽的光芒——
2010年信阳茶文化节期间,首届中国南湾湖赏茶节,让来自国内外近万名游客齐聚茶岛,采茶、品茗、对茶歌、跳茶舞……
第十九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现场 信阳日报记者 郝光 摄
2019年,第27届信阳茶文化节前夕,环南湾湖茶旅体验活动引来了200余名网友、驴友等,行走百里茶廊、尽享茶乡风光;
2021年,作为第29届信阳茶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跟着小央游信阳”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在信阳广义茶园开播,全程展现了百里茶廊、集云村等多处美景,袅袅茶香通过“云”端浸润千家万户;
……
30年来,信阳发挥信阳毛尖品牌优势,充分利用诱人的毛尖茶香和旖旎的茶园风光,以茶会友,每年通过茶文化节组织丰富的旅游活动,推动茶旅融合逐步成为鲜明独特的城市新名片,以茶产业带动旅游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百里茶廊”、文新茶村、多彩集云村、郝家冲村茶旅风情街、楼畈特色旅游村……这是信阳茶旅融合的靓丽名片。
百里茶廊
2021年,郝家冲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文新茶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些荣誉的获得必将促进信阳茶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出彩。
如今的信阳,沿着“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人变茶师、茶山变金山、茶旅助康养、茶乡奔小康”的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为信阳城全面融入茶文化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
3月28日,第三十届信阳茶文化节前夕,2022年信阳毛尖茶开采仪式在文新茶村举行,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全国发布,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茶山美景,了解信阳毛尖的“前世今生”;
4月20日,我市举行第30届信阳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暨谷雨茶会”,通过“摆茶台、秀茶艺、品毛尖、评茶样、赏歌舞”等形式,宣传推广茶文化;
第30届信阳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暨谷雨茶会” 信阳日报记者 徐毅恒 视频
4月23日,2022年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能大赛举行,来自全市的18位选手同台竞技,赛“功夫”、比品质,传承非遗技艺……
2022年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能大赛 信阳日报记者 王婷婷 视频
这是信阳通过茶文化节传承、弘扬茶文化的一个缩影。
采茶、炒茶、制茶、评茶、品茶……每一项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30年来,每一届信阳茶文化节都将这些内容融入系列活动之中,让茶文化节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据史料记载,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
信阳毛尖创制于1913年,以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等特点享誉海内外,屡获殊荣——
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7年,获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2017年,再获“中国十大名茶”……
将信阳悠久的茶文化传承下去,让这片叶子飞出去,出老区、越河南、向世界,这是信阳举办茶文化节的重要使命。
30年来,信阳致力于挖掘整合信阳茶文化资源,提升茶文化节的文化内涵,彰显豫南茶乡特色,通过传承茶文化,为节会增添新看点、新魅力,把茶文化节打造成具有信阳风情、中原风貌、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茶艺表演 信阳日报记者 黄铎 摄
茶艺表演是信阳茶文化的一大特色,能够充分展示信阳毛尖高雅灵秀的文化底蕴。
“茶为国饮,从娃娃抓起”。30年来,信阳茶文化节中青少年的身影是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在第十八届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博览会上,浉河区举办的“茶文化进校园”成果展,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2011年信阳茶文化节,信阳多所小学师生参加茶艺表演,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
茶文化进社区
通过茶文化节,推广了青少年茶文化教育,使我市青少年茶艺表演走向全国:2011年,胜利路学校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队参加上海市举行的“2011年全国中小学生茶艺邀请赛”并获一等奖;2012年,信阳第三小学在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茶艺邀请赛并获奖……
除此之外,信阳茶文化节还让这片叶子更加“鲜亮夺目”。参加第二届世界绿茶大会,亮相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信阳毛尖走到哪里,信阳文化就传到哪里。
信阳茶亮相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 信阳日报记者 李海 摄
30年弹指一挥间。站在信阳茶文化节30岁“生日”的时间节点,蓦然回首,我们看到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它弘扬了信阳茶文化,繁荣了信阳文化,增强了信阳人的文化自信。
如今,这片融入了丰富文化因子的叶子,激活了信阳城,美了乡村,富了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