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扶社稷 铁血护山河——追记电影《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

张.jpg

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我最亲爱的老爸走了!我心中的英雄走了!我始终不敢相信!”

6月15日下午,云蒙低沉,草木含悲。记者来到河南省军区干休所院内,电影《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原型、散文《一个苹果》的作者张计发老英雄的灵堂前,亲人们仍沉浸在悲痛中,三女儿张爱民眼含泪水哽咽着说。

只见灵堂前“沉重悼念张计发同志”9个白色大字十分醒目,遗像中的老英雄穿着军装,戴着军功章,充满英武之气。路边摆满了花圈和挽联,前来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

张计发是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6月15日7时30分,他因病医治无效,在信阳逝世,享年95岁。

老英雄走了,但英雄的名字永在,英雄的精神永存!

6月15日,记者通过采访老英雄的家人、亲朋好友等,共同追忆他的光辉人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张计发出生于河北的一户贫农家庭,1945年7月如愿参军,1947年3月入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9纵队81团3营司号班长,15军45师135团7连的排长、副连长、连长,135团3营副营长、营长,135团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参加过上党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等。

1951年,张计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电影《上甘岭》中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先后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先后2次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优秀离休干部。

1966年,张计发因病离开部队,来到信阳休养,在信阳生活了55年。在此期间,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成了他离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到湖北、江苏、安徽等50多个省市,向数百万人作报告,还担任十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老爸临走时还说:我这辈子的任务完成了!我已经替我那些牺牲的战友活了这么多年,我替他们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还将他们的故事讲给了很多人听,让大家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张爱民告诉记者。

“姥爷走了,但他将一直活在我的心中!”张计发的外孙马梓渊说,“姥爷生前经常给我们讲上甘岭的故事,讲‘一个苹果’的故事。他在战场上拼命杀敌,保家卫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和他战友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河南省军区信阳干休所主治医师范慧工作十余年来,送走了一位又一位离退休老干部,每一次都充满了惋惜和不舍。张计发老英雄的离去同样让他深感悲痛:“老首长和其他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老英雄一样,不忘初心,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离退休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将继续尽心尽力照顾好健在的老干部,不辜负老英雄们为党和国家作出的牺牲。”

张计发战友的儿子牛贵昌告诉记者:“我的老父亲和张计发老英雄都是当年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老战士,他们是战友,更是亲人。作为老英雄的后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张计发生前曾说:“上甘岭战役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经历。”

1952年,朝鲜战场呈现胶着态势。当年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我军发起了“金化攻势”,作战双方在约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陆续投入作战兵力10万余人,这场战斗发展成规模战役。

10月14日凌晨3点半,上甘岭战役拉开序幕。当时,张计发因为负伤在师部医院住了七八天。回到部队后,他所在的7连已经参加战斗,所以他没能赶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战斗。他在团部待了没几天,7连就撤下来休整了,参谋长命令他继续带好这支队伍。

10月30日,上级下达朝鲜战场中线决定性反击命令,7连的任务是参加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的战斗,夺回五圣山东麓咽喉上甘岭597.9高地表面阵地。受领任务后,全连整装待发,直奔上甘岭。

据《百年潮》(2019年第10期)刊发的张计发口述《难忘的上甘岭战役》中记载:

我接受命令后急忙向外面走去,带上7连战士往上冲,敌人后续部队也在往上冲,狭路相逢,拼的不仅是武器,还有胆气。突击排的战士端着冲锋枪,冒着弹雨硬是冲上去……敌人被我们的气势吓退了,我们终于占领了山头。

但没过多久,敌人趁我们立足未稳,立即组织力量反扑。只见黑压压一片锃亮的钢盔,臭虫般密密麻麻地向阵地扑来,我们拼全力反击,这边的打下去了,那边的又上来了。趁我们换弹夹的空隙,敌人就扑上来不少,双方就像拉锯般展开了反反复复的阵地争夺战。

我连突击排连续冲了3次才把整个阵地占领。随即3个排都上了阵地,火力得以全部展开,四面一齐开火,彻底把敌人给压了下去,稳固了阵地……

10月31日晚,7连战士在597.9高地表面阵地上苦战近24小时后,只剩下最后8个人,“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8人之间。

“老爸曾和我们说,上甘岭上缺粮缺水,战士们在坑道两边的土里哈气,然后用嘴唇舔那一点湿气。步话机话务员急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为的是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张爱民说,“每当吃饭的时候,面对着香喷喷的米饭,老爸都会泪流满面:我的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哪吃过这么好的米饭呀?!”

在上甘岭战役,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张计发被授予个人一等功,军党委授予7连“攻得勇猛,守得顽强”光荣称号,授予张计发“军政双全的好连长”荣誉称号,并在全军通报表扬。

“老爸是个乐观开朗、懂感恩的人,生前他逢人就说,‘我改名字了,我现在叫‘张有福’,我的四个女儿也都改了名字,分别叫张爱党、张爱国、张爱民、张爱东。’别人问为什么要改名字呢?他总会笑着说:‘战争和动乱令人恐慌,而一个人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改名叫‘张有福’。党培养了我,把孩子们的名字也改了,是希望后人们能永远记住党的恩情!’”张爱民说。

“我对张老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顽强的意志。50多年来,他一直在和病魔顽强作斗争,从不抱怨,乐观面对每一天。二是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多年来,老英雄一直在播撒革命种子,让学生和各行各业的人们了解那段历史,珍视和平,热爱生活。三是艰苦朴素的精神。在老英雄的家里,很多家具是用了几十年的,很少添置新家具,平时生活也都非常俭朴。” 范慧说。

老英雄的小女儿拿着自己历时10年撰写的《张计发回忆录》告诉记者:“老爸生前常常说‘只要身体还能挺得住,我就要把传统教育做下去,要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只有这样,我才能报答党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关心,才能对得起我死去的战友们!’这也是我作为非专业作家,历时10年撰写此书的动力。”

“那时候来找老爸作报告的人有很多,我们考虑到他的身体不想让他去,最起码不要都去,可他偏偏一场不落。有时候,他忍着病痛的折磨作报告,不要报酬,只讲他战友的故事。”张爱民说。

范慧说:“老首长作的报告很有感染力,可以说,只要是信阳市长大的孩子没有不知道张连长的。有的一家两代都是听老首长讲的故事长大的。”

市科学技术信息中心主任柴玥就是听着张计发老英雄讲的故事长大的。她声音低沉地告诉记者:“今早得知老英雄去世的消息,我悲痛不已,感到十分惋惜和不舍!我一直感到很自豪,因为小学课本里《一个苹果》的作者、上甘岭老英雄就在我的身边,而且还是我的校外辅导员。老英雄的精神将在我的心中永驻,他一直活在我们身边。”

看着《张计发回忆录》封面上张老的照片,记者仿佛看到了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勇士,他英姿飒爽,带领着战士们端着冲锋枪,冒着枪林弹雨向着敌人冲去……

老英雄,一路走好!你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