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铃犹响 幽思永长存 我市广大读者和文艺界人士深切缅怀信阳
1月15日凌晨2时15分,信阳籍著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白桦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白桦逝世消息传来,我市广大读者、文化界人士一片悲痛。大家纷纷留言送别:“一路走好!时代疾风中的一株白桦。” 白桦原名陈佑华,生于1930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人,中学时期就开始学写诗歌、散文、小说。1947年,白桦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1年调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1964年调武汉军区话剧团任编剧;1985年转业至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 他的作品《妈妈呀,妈妈!》《哀莫大于心死》《孔雀》《山间铃响马帮来》等深受读者喜爱,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文学爱好者,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白桦生于信阳,故土情深,并多次诉诸文字。在信阳郝堂“叶楠白桦文学馆”建设期间,给予了大力支持,捐赠了部分作品及个人物品,与家乡文艺界结下了深厚友谊,为推动信阳文学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今日本报第六版特别推出纪念缅怀白桦先生专版,通过先生本人、同事及后辈学人的笔触,追忆先生生平往事,追寻“一个时代文学曲折前行的轨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