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刊审读》为《信阳晚报》标题制作点赞

           文/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徐杰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凝聚着新闻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新闻界有“七分标题,三分内容”的说法,足见对标题的看重。 《河南报刊审读》近期刊发审读员文章,点赞《信阳晚报》标题制作,认为《信阳晚报》制作标题一向很下功夫,好标题、出彩的标题屡屡见诸报端。

       审读员文章从诗句化、口语化、有感染力、有冲击力四个方面对《信阳晚报》标题制作给予高度赞扬。

        诗句化。这方面的标题(指主标题)在《信阳晚报》每期都可找到几条,如 8 月 7 日第五版《立秋不入秋 高温仍当道》,7 月 21 日第三版 《 车厢卫生勤打扫 文明好事一箩筐 》、第七版 《 面面墙壁会说话 处处景观都育人 》,7 月 19 日第二版 《 旧貌换新颜  彩虹映浉河 》等。这类标题,或提取新闻的精粹,或概括新闻的主题,都是以诗句的形式表现出来,朗朗上口,会让读者喜欢读,容易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口语化。 7 月 26 日第三版《 金刚台西河景区好玩的真不少 》,7 月 25 日第二版 《 有志于参军的男女青年注意了 》,7 月 14 日第八版 《 伤了一只手救了三条命:值!》,这些标题,像是拉家常,说闲话,在平平淡淡的表述中,把最有价值的信息实实在在地传递给受众。新闻的贴近性在哪里?就在标题中。

        有感染力。以 7 月 22 日第五版的两条标题为例——《 家门口看电影,真爽!》《 生活环境变美了,真好! 》。一个“真爽”,一个“真好”,字里行间洋溢着广大群众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读者一看标题就能受到强烈的感染。

         有冲击力。制作新闻标题一个最大的忌讳就是冗长、拖沓,怎样用最少的文字,表现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这是对编辑能力的考验。《 信阳晚报 》 有的主标题只有两个字,如 7 月 21 日第八版的 3 条新闻标题 ——《 奇人 》《奇事 》《 奇招 》,7 月 19 日第八版的 3 条标题更短,主标题只有一个字:《 美! 》《 惊! 》《 牛! 》。能用一两个字赋予主标题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足见编辑的良苦用心和丰厚的功底。

         审读员最后指出 ,标题制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视觉冲击力,但是绝不能搞“标题党”那一套,靠说大话、空话、虚妄的话、偏执的话误导读者。要靠功力、靠新闻敏感让标题出彩,这是新闻的正道。《信阳晚报》就是样做的。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