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党代表黄久生:高举党旗架“金桥”率领群众奔小康
本报讯(记者龚立堂通讯员晏乾坤)“总书记的报告振奋人心!党的十九大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描绘了更加美好的蓝图,使我们信心满怀、倍受鼓舞。”19日,出席党的十九大的河南团党代表黄久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更加激励他高举党旗架“金桥”,率领群众奔小康.
今年52岁的黄久生是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18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他出外打工,30多年来,趁着中原大地强劲发展的勃勃生机,他事业有成后,致富不忘本,常怀报恩心,带领家乡12000多名农民工兄弟走上大小城市的建筑工地脱贫致富,每年可以为家乡带回三亿多元劳务收入;回报乡里,他成了家乡700多位孤寡老人的贴心儿子;工地上的党支部从2005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展90多名农民工党员,该党支部曾被河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外人眼中,黄久生拥有太多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始终认为“我永远是名农民工党员。”
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后,这位农民工党代表整个9月都奔波在不同的建筑工地上,调研、倾听,“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农民工党员,能当选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重视。我必须充分了解工友们的期盼和需求,把基层农民工的声音带到大会上去。”黄久生的讲述中透露着责任和担当,也正因他对农民工群体细致的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才更直击到他的心坎里,对症下药,他为遇到的困惑找到了方向。
“总书记的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报告中多次提到农民工,涉及培训、就业、保障等,不仅为农民工群体的成长画了宏伟蓝图,还建立了完备的保障网络,这让我们更有盼头。对于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更加有信心。”黄久生说。
“尤其在就业问题上,报告提到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质机制弊端等,结合农民工群体的实际,我深有感触。”这种感触源于困扰他许久的一个问题,而报告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调研中有工友提出了子女教育问题,农村孩子在城里上学、考试在学籍上还存在一些阻力,大会报告指明了方向,相信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这个问题一定会逐步解决,农民工兄弟在外务工也会更加安心。”
对于能够当选这次党代表,黄久生感到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黄久生说:“作为千千万万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能够有幸参加党的十九大盛会,深深感受到党对我们农民工群体的关怀与厚爱,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表示,党的教育和关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几次接见时的谆谆教导,坚定了他的人生方向,坚定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坚定了他不忘初心、不忘本色、不断奋斗,感恩党和国家、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今后,他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举党旗架“金桥”,率领群众奔小康,在建设驻地、反哺家乡的平凡岗位上架好“金桥”、回报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展示农民和农民工的风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