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讲好脱贫故事——信阳日报社全力打好脱贫攻坚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时文红

作为今年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战役第一场战役的“双百三同”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主题宣传活动,是中宣部组织实施的一次大型采访活动,旨在以体验式报道和融媒体传播,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效。从6月16日开始,信阳日报社选派9名得力记者扎根农村脱贫一线“蹲点”,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历程、创新举措、典型模式和丰硕成果,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打好了一场脱贫攻坚记者蹲点宣传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选择精兵强将,做好“战前部署”

根据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信阳日报社党委、编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记者蹲点宣传活动,以“讲大局、肯吃苦、有能力、敢担当”为选派蹲点采访记者标准,在日报、晚报选派了9名年轻记者,分两批先后深入到光山、潢川、罗山、商城、新县、息县、淮滨等7个县的9个贫困村蹲点采访。

在6月16日举行的“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主题采访活动欢送仪式上,社长钱长琨对蹲点记者提出了要求。他认为这次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是一次很难得的深入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是一次党媒记者深入践行"走转改"的重要实践。蹲点采访记者要遵循新闻采访规律,用第一手的素材、最生动的现场、最感人的故事,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要充分利用这次蹲点采访机会,履行使命责任,捕捉打动人心的故事,发出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闻报道,出精品力作,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采写出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报道。

记者蹲点采访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具体体现,报社把记者蹲点看作是自身改进报道方式、提高报道水平的最佳途径,是锻炼记者、培养人才的最好阵地,是脱贫攻坚、宣传典型的最大战役,也是一个充分发挥和展示记者才华与创造力的大舞台,更是一个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大课堂。为此,报社分别为9名记者选定了一名业务能力强的老记者作为指导老师,从选题、采访、写作等多方面进行传帮带。

二、沉下心扑下身,抓好基层“活鱼”

进村、入户、蹲点……蹲点记者在进驻后的第一天就迅速进入角色,立即全面开展了釆访活动。从6月16日出发到7月18日陆续返回,历时1个月时间,记者们深入田间地头,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采访,将真情实感倾泻笔端,用方言俚语讲述百姓故事,真实呈现了信阳广大干部群众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稿件。《信阳日报》《信阳晚报》及所属新媒体均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专栏,及时刊发脱贫攻坚蹲点报道。一篇篇“接地气、冒热气”的报道增辉了版面,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报道选材上,蹲点记者们的报道涉及脱贫攻坚方方面面。朴实的文字流露真情,字里行间既有奋斗的艰辛,也含对生活的期盼,真切展现了农村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龚营村里的花样希望》《合作社的特殊“主角”》《挣“洋钱”富了张定富》《驻村“第二书记”是个90后》《李湾村的新愿景》《政策再好,还得靠自己干!》《四季丰上演“致富戏”》《“绣花功夫”绣出“幸福王庄”》《贫困村攀上“富亲戚”》《陈明光的“舍与得”》《高寨村里有“高人”》......这些报道讲述的是不同县区、不同领域的扶贫脱贫案例,让脱贫政策深入人心,用脱贫实效赢得受众点赞。  

三、做好经验总结,持续推进“走转改”

脱贫攻坚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全民参与的一项伟大壮举。这次驻村蹲点采访,让记者们经历了深刻的洗礼。蹲点记者有机会下沉基层,与村民一起参与、经历、见证这一历史性事件,非常光荣,也是宝贵的人生经历。蹲点采访是个契机,对于记者个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对于一个新闻单位而言,是一个营造和强化良好业务学习和讨论氛围的机会。这次蹲点,信阳日报社要求每名记者除至少采写5篇见闻式新闻报道外,还要写作一篇1500字左右的蹲点心得和3000字左右的驻村调研报告,后期进行浓墨重彩的宣传总结,并将形成一篇有分量的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提交市领导,为全市中心工作出谋划策,体现党报的责任和担当。

8月1日,信阳日报社专门就这次活动召开“脱贫攻坚记者蹲点”主题采访活动座谈会,做好经验总结。特派光山县凉亭乡石盘冲村蹲点采访记者李海在发言中说:参与蹲点采访活动,我感觉,记者不仅仅是脱贫攻坚的观察者、记录者,更应是全身心投入的参与者。我愿用笔和镜头,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全方位展现扶贫开发的每个精彩瞬间,继续用"绣花"功夫讲好脱贫故事。特派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蹲点采访记者郭靖在发言中感慨地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许多新闻总会在不经意间显露,或许是一次走访、一次相遇、一次聊天......《雨打荷叶听民声》就是从点滴中发现的新闻。这样小中见大,从村民口中展现精准扶贫中,山村的新变化,时代的新风貌,是这次蹲点采访的价值所在。

脱贫攻坚记者蹲点采访虽然结束了,但“走转改”永远没有终点。蹲点采访所强调的工作作风和所倡导的文风,需要落实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去,贯彻始终,长期保持,发扬光大。为此,信阳日报社下一步将把蹲点采访与岁末年初 “新春走基层”的“走转改”活动结合起来,与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工作结合起来,与内强队伍、外树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编辑记者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能力与素质,努力拉近基层干部群众与新闻工作者的距离,把最基层的故事讲得更精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