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我在现场】“兆头子”花开节节高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郭 靖

“这次回来,不想走了,就在俺村干活。”昨日,在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已脱贫的贫困户唐光霞一个劲地点赞说,住着漂亮的房子,出门是干净的水泥路,不远处有新开的炒瓜子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几年前,杜畈村还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差、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规模就是个零。提起这些往事,村干部也挺无奈,2015年全村2288人,贫困人口105户468人。

这么多贫困户要脱贫,咋办?杜畈村聚集各方扶贫力量,同步实施项目、产业、旅游扶贫。通过整合争取“河南省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奖补资金1090万元,完善了道路、供水、污水等设施;争取中电援建资金140万元,新建了敬老院与文化广场;聘请安徽黄山建筑勘察设计院科学规划占地11.7公顷的杜畈新型社区。

环境改善后,企业紧跟来。生态观光园、茶叶种植合作社、瓜子加工厂……越来越多的富民项目、产业落地开花,同时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走进一处项目基地,一块块排列整齐占地1.2亩的光伏组,在太阳下闪闪发光,每年可发电约6.5万度,能带动12户贫困户脱贫。

不远处,一处香菇大棚里七八个工人在搬运、摆放菌棒,忙而有序。贫困户梁德发的妻子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边忙边算着,一天60块钱,一个月至少能挣千把块钱呢。

村有新业,民有新居。在杜畈新型社区,一幢幢漂亮的新楼房一字排开,盛夏时节许多房门前盛开着一株株红色、粉色花儿,花朵沿着枝干一串串向上绽放,特别引人注目。一旁的观光路上,不时有从县城开过来的旅游专线车和私家车,有的游人停下车来与花合影拍照。

“这是什么花?”记者好奇地问。

“村里人都叫‘兆头子花’,寓意好兆头。”村民何守华说,村里生活越来越好,就像这“兆头子”花开节节高。说这话时,她的眼里带着别样的光彩。

如今,杜畈村已连续四年荣获“明星村”称号,2016年还被评为该县精准脱贫“星级示范村”。“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有不少村民已开上了农家乐,还有的专门把餐馆从县城搬到咱村里来呢。”村干部罗良成告诉记者。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郭 靖 “这次回来,不想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