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河乡科协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助力工程”

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优势,近年来,浉河区谭家河乡科协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助力工程”,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技术等保障。

一是大力推广农村先进实用技术。以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为核心,广泛动员、组织和邀请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乡村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供先进的技术培训,传授适用的科技知识,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统筹本乡各类农技人员力量,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制度,通过培训使每个有劳动生产能力的农民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至少能够参与1项种植、养殖、花卉苗木培育、茶产业、设施休闲农业等增收项目,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农林学院王德芝教授在大庙畈食用菌协会、千工堰村定期举办培训班,并实地技术指导。

二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邀请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村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结合贫困村的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速科技成果在贫困村的转化和推广,迅速提高贫困村、贫困户农民的收入水平。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周本翔教授定期在贫困村千工堰村开展小龙虾养殖培训和实地指导,组织周边贫困村金华、大桥村民参加学习。并组织贫困户和村民到息县项店镇魏店村俊辉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学习小龙虾建场、养殖、生产、购销、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等方面先进技术。通过科普传播活动,使贫困户开阔了眼界,坚定了从事小龙虾养殖致富的信心。

三是大力发挥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技术保障作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组织辖区农民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因地制宜的帮助贫困村培育产业,帮助贫困户解决技术、市场、信息等难题,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难题。

四是加大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为抓手,针对有一定生产规模、当地影响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农民,重点加强培训交流,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有效开展“一对一”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促使更多的农民从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技能示范和致富示范的作用,引领带动帮扶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