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记忆摸得着的乡愁——非遗看河南” 国内首部罗山皮影

受现代生活的冲击,一大批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儿时最熟悉的场景也只能成回忆。大河网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看得见的记忆摸得着的乡愁——非遗看河南》以河南发展成就为主线,以罗山皮影戏、河南坠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来展示河南的大发展大繁荣。本组策划共推出四部短剧,今日,推出第一篇——中国首部罗山皮影戏非遗MV《山妞赴疆探亲记》。

    罗山皮影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汉族民间艺术。影人用牛皮制成,有别于北方皮影。始于宋代,兴于明清,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8年,罗山皮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河网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组成员,经过构思、创作、修改,最终确定结合罗山皮影,通过一个活泼可爱的罗山小姑娘山妞,去新疆探亲换乘交通工具的变化,以及乘坐地铁误入郑东新区CBD的经历,从侧面反映出河南交通的巨大变化和郑州CBD的建设成就。

    2月21日,《山妞赴疆探亲记》创作团队连夜加班,直至深夜把山妞探亲的故事改编成剧本。

    2月22日上午,创作团队一行从郑州赶赴罗山县彭新镇。在罗山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了罗山县皮影戏社会传承交流基地、新秀剧团团长陈雨伦家中,71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陈光辉10余人和大河网记者,围着炭火盆,沟通《山妞赴疆探亲记》创作背景和展现形式。

    罗山县皮影戏的表演,与其他地方戏的表演大不相同,演出人物和故事都是古代的经典人物或典故,从未尝试过现代剧创作。

    大河网创作的《山妞赴疆探亲记》这部现代短剧,新鲜、简单的人物故事蕴含着河南“三纵五横”国铁干线网、“十二横九纵六放射”高速公路网,以及吞吐量超2000万人次的新郑国际机场等河南交通的巨大成就。虽然剧情简单,但对于农村艺人来讲,也是不小的挑战。经多次沟通,陈雨伦团长才答应尝试一下。

    为了能让《山妞赴疆探亲记》剧中的人物、汽车、动车、飞机以及郑东新区会展中心等人物和道具完美呈现舞台,陈光辉老人亲自上阵改剧本,当导演,经过两天的打磨,剧本成型。另外一组人,在陈雨伦的带领下,不辞白天演出辛苦,晚上挑选上好的牛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工序后,竖着马尾辫的山妞、栩栩如生的大巴车等逐渐呈现在大家面前。

    剧中人物和道具创作完成后,陈雨伦等人利用白天演出间隙进行排练,2月24日晚,反映咱老百姓出门探亲的《山妞赴疆探亲记》首次排演,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后来,大河网创作团队又两次赴信阳,与陈雨伦团队沟通交流、拍摄,经过大河网视频直播中心工作人员的剪辑制作,最终完成了国内首部以罗山皮影戏为题材的MV。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