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阳日报》为我指明了农业种植的方向!”

“一个菌棒,2—2.5公斤。那每排摆放几层菌棒最合适呢?”2月22日上午,在甘岸街道办事处杨庄村金康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的塑料大棚内,乐小红一边详细地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一边向该合作社的理事长周庭朝提着问题。

乐小红是来自罗山县的农民,此前是一位全职太太,在家收拾家务,照顾孩子。如今,乐小红的孩子已长大上学,家里的负担却渐渐重了起来。为了分担丈夫肩头的担子,乐小红一直在琢磨着倚靠自家的二亩三分搞农业种植。但是,农业种植种类繁多,犹如进饭店拿起菜单点菜一样,她始终不知道哪道菜“好吃”,所以也迟迟未能下定决心种什么。2月7日,乐小红在当地一家超市里翻看2月4日出版的《信阳日报》。突然,一篇题为《蘑菇棚里话脱贫》新闻稿闯入了她的眼帘。通过阅读稿件,乐小红了解到甘岸街道办事处杨庄村金康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不仅在食用菌种植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而且未来还将带动当地贫困户通过种植食用菌增加收入。这引起了乐小红的极大兴趣,并在她脑海里点起了一盏明灯:“对,我就点种植蘑菇这道菜!”随后,乐小红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请求记者帮她联系金康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周庭朝,并向他转达有意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的想法,记者欣然而为。而周庭朝对于乐小红想学习食用菌技术的请求也欣然接受。“能将我的技术传授给别人,并使得他们能够增加收入,是我的荣幸。”周庭朝对记者说。

2月22日上午,按照事前的约定,记者拉着乐小红和她的爱人来到了周庭朝的合作社。让人没想到的是,在2月21日信阳突降大雪时,周庭朝合作社的塑料大棚被积雪压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对着倒塌的大棚一筹莫展。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周庭朝的热心肠。他立即将乐小红夫妇带进尚能进入的大棚内进行参观,并从大棚的选址、构造、成本,菌棒的制作等详细地给他们讲解。周庭朝毫不保留地和盘托出,乐小红也是听得认真记得详细。

“周总,您真是太实在了,您对我们毫无保留,我们谢谢您!”在和周庭朝作别时,乐小红真诚地说。“谢谢你今天带我们来参观学习,同时也真心地感谢《信阳日报》,是她为我指明了农业种植的方向,我们回去就开始认真考虑种蘑菇的事。”在返回的路上,乐小红对记者说。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张方志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张方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