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楚国大墓”考古大片上央视

装有牛骨的大鼎里面还有“汤”

还记得春节前红遍全国的“牛肉汤大墓”吗?昨日,以这座楚国大墓的发掘过程为主题的纪录片,登上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

作为该栏目“2017考古进行时”的开年之作,这组纪录片以《信阳楚国大墓》为题,分上、下两集,每集时长约36分钟。纪录片中的楚国大墓位于城阳城址保护区,是编号为18号的战国古墓。其中,上集已于昨日22时播出,下集将于今日同一时段播出。

记者此前了解到,2016年11月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力量,开始对这座战国楚墓进行发掘,并在新浪微博进行图文直播。考古现场出土了不少文物,其中盛有牛骨的大鼎和出鞘时犹带寒光的青铜剑,先后以“牛肉汤”和“大宝剑”吸引各地网友关注。

城阳城址保护区副主任刘勇向记者介绍,18号古墓开始发掘之后,《探索·发现》栏目组的编导和摄像就从北京赶到考古现场,并驻扎在城阳城址保护区进行实地拍摄。先后在18号古墓考古现场、城阳城址博物馆、编钟广场和古城墙取景拍摄,前期拍摄周期长达40天。

据了解,《探索·发现》“考古进行时”系列纪录片是目前国内权威考古类电视节目,此前曾关注过南昌西汉海昏侯大墓等多个著名考古现场,颇受全国观众喜爱。

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马依钒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马依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