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扑面来

潢川县纪委开设“纪律大讲堂”,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提升执纪监督能力“充电”。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2016年全市的纪检监察工作,“清”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年,与正风反腐新常态相适应,信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抓持续促提升、抓重点创特色、抓创新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三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努力践行“四种形态”,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成效明显,有人称之为“清风正气”,荡涤社会腐败“雾霾”。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究竟“清”在哪里?

“清”在力度:节奏更快,实现反腐“全覆盖”

2016年,说我市纪检监察干部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并非一句虚话。

省纪委《纪律审查工作通报》显示,2016年前9个月,我市纪检监察工作获得了四个第一:处置问题线索排名全省第一,纪律审查立案数排名全省第一,纪律审查结案数排名全省第一,纪律审查处分人数排名全省第一。

去年年初召开的市纪委四届六次全会上,时任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金志就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新的一年打虎拍蝇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无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可不是,从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全市人民就收到一份反腐“大礼”,潢川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仇登峰、县政协原副主席刘太学因违规收受礼金而被通报。有群众感慨,这一警钟敲得响!

到年底,市纪委一封“廉政贺卡”提醒各位党员干部严格廉洁自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党员干部感慨,红线意识要常在!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无论是抓“主体责任”落实,还是纠治“四风”、抓基层党风政风,全方位实现了反腐“全覆盖”。一年来,我市共接受信访举报4300多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900多件,立案审查2900多件,同比上升65.1%。

“清”在深度:派驻巡察,走好纵深“一盘棋”

在不少人眼里,2016年最受社会期待、最令问题官员头疼的一句话就是:“巡察组来了!”

“巡察组来了!”这句话之所以让问题官员头疼,归根到底在于巡察的深度和广度。

从巡察深度上来看,每一轮巡察时间都在20天到40天,巡察组全方位进驻,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形成“天罗地网”。

从巡察广度上来看,第一轮巡察进驻市水利局等10家市直单位、浉河区十三里桥乡等10个乡镇(办事处),第二轮巡察进驻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环保局等5个廉政风险点比较多的单位,8月份又对首轮巡察的县区和办事处进行了“回头看”。基本上各行业、各部门均巡察到位。

潢川县纪委开设“纪律大讲堂”,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提升执纪监督能力“充电”。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姚广义 李 浩 文/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