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显成效 条条大路通民心
“村里路不好走的情况存在多少年了,坑坑洼洼的。下雨后更是没法走,到处都是水,车一轧溅多远。”村民彭传成对记者说,“这下可好了,你看这路修得多漂亮,现在出门心里踏实多了。天黑不要灯,都管走!”
如今,浉河区东双河镇土寨村的村民们在走家串门、拜亲访友时,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这笑容里既有惊叹又有满足。坑洼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一出行的老大难,在“驻村第一书记”董勇的牵头下顺利解决了。
“等这天已经等了好多年啦,以后终于可以走上平坦的大路了!要感谢各级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关心和帮助,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帮我们修起通往小康的幸福大道!”土寨村支部书记丁安升笑着告诉记者。
董勇(右)正在走访村民
“以前,出村办事,最头疼的是在这段路骑车行驶,不是怕被坑洼不平的路面绊倒,就是怕雨雪天泥泞不堪。”丁安升对记者说,长期以来,因为村集体经济匮乏,加之土寨村地处偏远、辖区地形狭长等因素,村内、村外道路年久失修、崎岖难行,一直困扰着村民的出行,也成为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
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董勇坚持深入走访群众,查访民情,向其派驻单位——浉河区委宣传部做出精准汇报,寻求支援。在他的民情日记里,记载得满满都是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生产需求。面对村民出行难问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并暗下决心为他们修路,要彻底改变群众出门难的问题,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据悉,仅2016年,浉河区委宣传部为该村争取道路修建项目2个(已建成道路1.4公里),另外争取备修道路一条。该部出资为土寨村修建了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开通了光纤宽带,开展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和帮扶活动。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浉河区委宣传部机关支部还在对该村原建档立卡的11户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据帮扶人员解释,这叫对原贫困户的“扶起来,托上马,再送一程!”
据了解,土寨村属于产业结构滞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欠发达落后村,村容村貌相对落后,村中道路、文化活动场地等公共设施基础薄弱。董勇驻村后,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将民情村貌摸排了一遍,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逐条登记,并即时召开座谈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对梳理出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把村民呼声最高的热点、难点问题当作首要解决的问题,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
“村中道路年久失修,造成村民多年来出行不便,成为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一路通,百业兴。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把路修好是第一步。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立即解决的难题。”对于如何做好驻村帮扶工作,董勇思路清晰。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下一步,在抓好道路硬化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完善村内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务输出等,让群众自食其力,发家致富。”董勇说。
“宜将剩勇追穷寇,脱贫攻坚力前行。2016年底,在浉河区委宣传部的倾力帮扶下,土寨村已经顺利实现整村脱贫、贫困户全体摘帽,成为我区率先脱贫的7个村之一。宣传部向区委、区政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虽然脱贫攻坚成效斐然,但土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依然很漫长、很坎坷。今后,土寨村将以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富民增收为目标,力争把土寨村打造成美丽富饶的乡村乐土,为‘大美浉河’建设添砖加瓦。”董勇掷地有声地说到。(信阳周刊 李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