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党员秦大国义务为群众看病18年

“为纪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十周年,将个人从事中医临证工作几十年来疗病好的方剂记录成册【临证方药集存】,向祖国,向人民,向母校汇报”翻开原信阳市五星乡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秦大国的【临证方药集存】,记者看到了落款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报告。

现年80岁的秦大国居住在浉河区老城办事处滨河轩社区,是一名有着54年从医经历的老中医。自1998年退休以来,他长期坚持在家中为群众义务看病,使不少贫困患者深受益处。

家中常设问诊台

“看病不要钱,他也不卖药,知道的人就到他家里找他就可以了。”滨河轩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文玲告诉记者,自己就曾秦大国义务看诊的受益者。

记者到访时,秦大国正在为一位年轻小伙子号脉问诊,旁边还有另外一名病人在排队等候。“我是听说了老先生义务问诊,经人介绍过来,最近身体有些不适,想让秦医生给把把脉。”正在排队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去正规药店买药材,回去后用陶罐煎煮,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半小时,饭后半小时再饮用。另外,服药期间禁食萝卜。”在仔细为张女士把脉、看舌苔、问病情之后,秦医生开出药方,并叮嘱她如何抓药、煎药和服用。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附近的居民几乎都知道秦大国,也有不少人找他看过病。“秦医生免费看病是出了名的,为不少贫困群众治好了病,我的脚就是他治好的。”滨河轩社区的独居老人王汉珍今年82岁了,她曾因足疾而行动不便,秦医生曾免费为她诊治,治好了她的足疾。

据妻子罗国清介绍,秦大国退休后曾坚持在原五星乡医院义务门诊数年,后来因年纪太大行动不便,便在家中义务行医。每天上午9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秦大国都在家中“坚守岗位”,无论有没有病人,他都不会出门。18年来,秦大国以其仁心妙手接诊病人数千名。这些人中,不仅有来自信阳地区的患者,还有安阳、开封、郑州、洛阳等省内患者,更有北京、安徽、陕西等省外慕名而来的病人。

义务看病为誓言

“我是1956年入党的,是一名有6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曾在党旗下宣过誓言,要随时为党和人民放弃一切,说过的话要算数!作为医生,别的我也不会,治病救人就是本分,给群众看病是应该的,真的不足挂齿。”秦大国告诉记者坚持义诊是为了遵守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我是党和国家一手培养起来的,我在青海读书时的吃穿用度和学费都是国家出的,没有国家和人民,就没有我。人要懂得知恩图报,要学会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何况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我觉得很开心。”采访中,秦大国一直强调坚持义诊是最普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也是他作为老党员应该做的。

记者了解到,秦大国少年家贫,50年代曾在国家的资助下在青海省西宁卫校和青海医学院求学,学习西方医学。然而,他却慢慢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1962年毕业后,具备西医理论知识的他,通过研读中医书籍、跟随老中医求学以及个人自学等方式成为一名中医,先后在南湾医疗队、五星乡医院、市第二中医院工作过,1990年调入信阳市五星乡医院任党委书记、院长,主攻中医内科和妇科、儿科。在54年从医工作中,他始终坚守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原则,兢兢业业坚守岗位,退休后还不忘报效社会,救治的病人已不计其数。

崇尚中医不忘本

为把毕身所学传承下来,秦大国根据几十年从医经验,撰写了《临证方药集存》,收录了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儿科等83种临床病状以及中药配方,由于内容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具有临床手册的作用。

为了能传承中医临床知识和中药药理,从1969年至1990年间,秦大国曾坚持每年带领学生深入信阳地区的山区,识药、采药、挖药。“有时候要在山区待一两个月,信阳的山区,新县我去的最多,光山、罗山、浉河等地的山区我也去过,那时交通不便利,许多路都要靠步行,我几乎把大别山走遍了。”秦大国告诉记者。

“中医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瑰宝,是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早些时候中国人所有的病都是用中医诊疗的,现在外国人都推崇中医诊疗,咱中国人自己更要把中医传承好,让中医惠及子孙。”谈及编写《临证方药集存》的初衷,秦大国告诉记者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把这些消除“抗生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能治愈患者,减轻他们的痛苦,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也是我最感到满足的事!”采访最后,秦大国表示,只要自己还没糊涂,眼能观、耳能听、手能写,就会继续将义诊工作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远离病痛。

来源:信阳新闻网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