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交易额直冲4.90亿元!同为信阳人,你在“购购购”,

24小时交易额直冲4.90亿元

——记者直击浉河区电商“双11”会战

对于电商物流企业来说,“双11”就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争”。我市各大电商纷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战“双11”,只为把包裹早日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截至11月11日24时,浉河区电商企业总交易额达489693895元,总订单量达1199083单,比去年2.76亿元的总交易额又前进了大大的一步。

10分钟 营业额破千万

11日零时,位于新华东路地王大厦的信阳润氏电商灯火通明,每隔几分钟就有工作人员高呼某种产品已经售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今天是个‘持久战’,你看我桌子上吃的、喝的,都备得很足。”李柄翰告诉记者,为了备战“双11”,他和公司其他176位同事进入了以单位为“家”的状态。“两班倒,保证‘双11’当天店铺24小时有人值守。”李柄翰说。

11日凌晨零时10分,挂在润氏电商墙上的大屏幕上显示,该公司天猫主店的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元,零时20分,营业额已经达到了2000万元。

“这只是我们一个主营店铺的营业额,今年 ‘双11’,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7000万元的销售额。”信阳润氏电商天猫项目运营部运营店长郭都告诉记者,“‘叮咚、叮咚’的提示音不停地响,这种感觉让人很兴奋,我觉得我们可以实现今年的销售目标。”

高峰期 客服同时对话60人

11日下午3时许,在我市第一家电子商务代运营商——信阳网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56名客服人员正飞快地敲击着键盘。

“从11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我总共接了1000多单。”该公司客服明月边打字边告诉记者,“高峰期,我差不多同时要回答60名顾客的问题。”

在该公司的墙壁上,一块显示交易成功数量的数字显示屏格外醒目,截至11日下午3时30分,该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亿500多万元,而且销售总额还在不断地增长。

“上午11时20分许,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亿元。”该公司负责人王泽贵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共运营着11个品牌,有9个品牌参加了天猫‘双11’的活动。”

“去年,信阳没有我们的货仓,今年不一样了,我们把其中一个品牌的仓库搬到了信阳。”王泽贵告诉记者,去年“双11”,信阳网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造了不俗的业绩,今年不仅运营的品牌增多了,同时还把黛安芬的仓库搬到了信阳,“我们预计‘双11’当天黛安芬一个品牌的店铺就可以接20万单。而这20万单货物中,有7万—9万单将从信阳发货。”

“估计今年‘双11’当天,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可以接近1.4亿元,全年销售额可以达到4亿元。”王泽贵说,“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明年我们或许会将更多品牌的仓库搬到信阳。”

发货忙 免消费者等待之苦

11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金牛产业集聚区的鄂豫皖一日达公司,还没走进公司大门,就被长长的车队所吸引,大致数了一下,现场约有上百辆车。

“门口的车是来装货物的。”鄂豫皖一日达公司员工告诉记者,“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有很多辆车已经完成了装车,开往全国各地去了。”

贴单、分发、装车……在鄂豫皖一日达公司的装货区,记者看到来自德邦物流、申通快递、中通快递等各大快递、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我们今天有200名员工和300辆车进驻鄂豫皖一日达公司。”德邦物流大区办公室主任刘志浩说,“已经走了50多辆车,如果300辆车全部装车完毕,大概可以发出35万单左右的货物。”

而在装车的包裹中,记者看到,苏泊尔、艾美特、七匹狼、施华蔻、芳草集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都赫然在内。

“信阳三省通衢,交通便捷,这些品牌把货仓设置在信阳,就是看上了这些优势。差不多有50家知名品牌,在我们公司都有货仓。”一名正在装车现场巡视的鄂豫皖一日达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而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节约时间,让消费者免受等待之苦。”

网购族线上淘宝购购购

网购早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享,不少大妈级成员也加入进来。家住北京路社区的余凤今年62岁,不但会刷微信、聊QQ,还会视频通话。眼看着家里的年轻人都为“双11”铆足了劲儿,余凤也跃跃欲试。于是,家人将抢购燃气灶的重任交给了她。

“从前几天开始,每天把孙子哄睡后,我就开始淘宝了,先确定好要买哪个牌子的燃气灶,然后一家店一家店地比较,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几个卖家,把看中的商品型号和价格等记录下来,等到促销的时候再比较买哪家合适。”余大妈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毕竟可以省下很多钱,累点也值得。

为了能多了解燃气灶的行情,余大妈还会去商场、家电卖场转一转,对比实体店的价格,“我是从一年前开始接触网购的,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独自网购时的情景,买一件棉马甲足足花了1个小时,但收到货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为了抢购,昨天凌晨余大妈特意定了闹钟,“刚开抢,网络一时瘫痪了,我真怕抢不到前1000名,那样就不划算了,没想到最后还是成功下单了,花800元就买到价值1699元的燃气灶,相当于半价,现在就等着送货上门喽。”

市民向青云是个“网购达人”,平时衣服、鞋袜、护肤品、抽纸等全在网上买,就连油盐米面也在网上下单,隔两天就有快递送包裹给他。向青云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他仅网购就花了2万多元,占到他全年消费的1/3,购买最多的是服装,花了一万多元,其次是日用品。


今年“双11”, 向青云的目标是淘一部单反相机,“早就看中一款相机了,平时价格在2200元至2500元之间,‘双11’2000元能入手,就等这场‘东风’了。”

除此之外,向青云还分别给父母和岳父母各买一套保暖内衣,给妻子买了一件羽绒服。“每年‘双11’抢购都很激烈,今年光我一个人都消费了4000多元,不过都是理性消费。”向青云说。

快递员全力派件GO GO GO

“双11”当天,不少网民在家“血拼”,电商销售额直线上升。订单下了,接下来就该快递小哥们忙活了。

“这几天每天的派单量基本都在100件往上,已经是忙得马不停蹄。依据往年的经验,‘双11’过后的3到5天内,每天将需要派单200件往上,几乎是平时工作量的2倍。”昨日下午,在解放路上,80后快递小哥曾庆为奔波于各个小区和单位,逐家派送快递。记者跟随曾庆为一起,体验“双11”当天快递小哥的甜蜜与辛酸。根据公司安排,曾庆为负责中山路、胜利南路、解放路三个路段的快递派送工作。

一辆加装了电瓶的电动三轮车动力十足,在曾庆为熟练的操纵下,轻快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几乎与三轮车一样宽的窄门曾庆为也能驾车顺利通过,娴熟的技术让人不禁为之感叹。“从事这行4年了,每天开着三轮车满城跑,技术也练到家了。”曾庆为说。

三轮车驶入位于解放路的水利勘察设计院内,记者跟随曾庆为一起下车,只见他抱起座位前已经整理好的6个包裹上楼了。一路上,曾庆为健步如飞,记者紧赶慢赶才能跟上他的脚步。“时间就是金钱!”曾庆为回头笑着说。

“姐,你的快递到了,请签收。”进入水利勘察设计院楼上,曾庆为熟练地奔走于各个办公室。“辛苦你啦,小曾,明天我还有个件要寄,再给你打电话。”“小曾,这几天有你忙的,‘双11’我在网上买了不少东西呢。” 接到快递,不少客户都要与曾庆为寒暄几句,曾庆为笑着应答,脸上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

“每天送这么多件,收入肯定很可观吧?”临近“双11”,身边常常爆出这样的问题。曾庆为说,快递行业虽然辛苦,但收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收入是与派件和收件的数量挂钩的。平时月薪基本在3000多元,像‘双11 ’这样的旺季,当月能突破5000元,但挣的都是辛苦钱。”

曾庆为说:“干我们这行,虽然很累,但能将快递准确无误地投放给客户手中,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双11 ’以后,期待我和同行的伙伴们一起为大家送去的惊喜吧!”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