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屈的意志为人民服务:新县交通运输系统党员抗洪救灾纪实

近来,全国各地洪涝灾害频发,不少地方出现“城市看海”的奇景。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新县,则遭遇了五十年难遇的特大暴雨,持续高强度降雨导致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曾一度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7.4亿元。

灾情发生后,有这样一群人冒着被山洪冲走的危险,依靠血肉之躯在第一时间硬生生地开辟了一个生命通道,为后续救灾部队打前线、赢得宝贵时间做出了关键性的努力,他们就是交通运输局的同志们。这群大多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鲜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在山洪爆发中进行救援道路的抢修,以便后援部队进行物灾运输,而抢修完毕则又辗转其他地方,默默无闻地穿梭在各个抢修点,用不屈的意志,为灾区人民保驾护航。

在如此严重的灾情面前,新县交通运输局迅速组织人员、机械、物资开展抗灾自救,全系统干部职工取消双休日,暂停一切日常工作,全员连夜深入到各个乡镇、各个重要险点了解险情,不眠不休,抗灾抢险4天3夜,排查道路交通隐患1300余处,及时调配机械设备,组织人员力量打通道路。很多同志日夜奋战在道路保通一线:路不通,就从铲车推,人工挖,一步一步往前推进。下着雨,他们也无处避雨,就着雨水吃着方便面或盒饭,没有一句怨言。用他们的话说:“尽管很累,但想想灾区群众出行的渴望,我们一定会再坚持”。目前,全县主要干道已恢复通车状态,但仍有部分道路还在紧急抢修中。

记者从新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灾害发生的第一天里,新县交通运输局迅速组织人员24小时抢修损毁道路,确保救援物资能够顺利到达受灾民众手中。经过二天奋战全县主要干道已修复完成,救援物资也顺利到达安置点,但仍有部分道路还在紧急抢修当中。

在深入受灾最严重的田铺乡探访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交通局组织的抢险队在已经悬空的公路下面垫沙袋、石头。烈日当头,大家都大汗淋漓,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位交通人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为新县的道路抢修工作献出一份坚实的力量。

施救、抢险、抗灾,打通一条条生命通道!洪灾退去之后,交通局的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漫长而艰难的灾后重建工作,他们连续作战,以最快的速度抢修道路,恢复群众生产生活。

一位当地的受灾群众告诉记者,当时山洪来临导致水电全断,只有自己经营的小卖部还剩下几瓶矿泉水,用于关键时刻救命的,而新县交通运输局的同志一来,他就主动递上剩下的几瓶矿泉水,“看到你们来了,我就放心啦,这水电马上就通啦,也不需要这几瓶保命的水啦.......”,在灾情发生后,新县交通运输局对道路中断、灾情严重的乡镇主通道全力进行抢通,共出动抢险队伍16支人员700余人次,调动机械设备2000余台次,编织袋50000余条,在最短时间内打通通往各乡镇行政村的主通道。

作为一群走在最前方危险地段的救灾队伍,他们默默前行,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无愧于心,这种拼命的精神,这种本色的担当,才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本色,他们最值得歌颂的精神。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