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固始县:多措并举 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固始县位于我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属华东与中原交融地带,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固始县既是我省的农业大县、第一人口大县、10个省直管县(市)之一,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有连片的稻田、漫山的茶树,也有辛勤劳作的170万固始人民。
“从事扶贫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感到压力这么大。”固始县扶贫办副主任王永山告诉记者。王永山刚刚参加完该县的一个扶贫项目活动归来,还来不及休息就向记者说起了固始的扶贫情况,截至3月31日,全县有贫困户2.6万户,贫困人口8.06万人。针对这一数字全县正在进行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力争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录入进来,把不符合条件的识别出去。
“目前,固始县的脱贫工作处于攻坚阶段,为了全面实现2017年年底贫困县摘帽的目标,全县上下都在全力工作,力争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王永山说。
领导亲自挂帅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2015年以来,固始县委、县政府从县直单位中选派了146个工作队,按照“一村一队”的原则,到全县所有贫困村开展了驻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该县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驻村扶贫工作。
“我县将每周一定为‘扶贫工作日’,县长王治学要求全县所有干部每周一都要下村,全县各部门取消周一的会议,开会就要研究扶贫的事。”王永山说,“每一位县处级领导都要分包一个贫困村,且每人分别联系3~5个贫困户,每周一到贫困区调研走访,和群众分析研究脱贫工作举措。”
“扶贫工作是天大的责任。”这是记者在采访诸多扶贫干部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扶贫工作任务大、责任重。“逐户走访、挨户调查已经成为扶贫工作的常态,帮扶责任人经常联系所分包贫困户,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贫困户能够接受的脱贫措施,确保贫困户在规定时间内脱贫。”王永山说。
为了监督扶贫工作,固始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将成立督导组,由处级领导担任组长,对全县146个贫困村实行分片承包,借鉴省委扶贫督导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实地走访等形式,每月对全县驻村工作队队员在岗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拉网式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驻村工作队及派出单位,在全县范围内通报。
同时,在今年年底,固始县委、县政府将按照《固始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对各县直单位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各单位也要把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记入档案。
多找“路子”推动扶贫举措多样化
“今年3月底,光伏扶贫在南部山区的祖师庙乡搞起了试点,现如今已经有十几户村民在屋顶安装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不到3个月就并网发电600多度。”王永山说,“现如今,附近其他乡镇的农民都跑到祖师庙乡进行参观,有将近200户村民要求安装。”
在固始县诸多乡村的路边,记者看到了农村淘宝店。这些农村淘宝店店面装修统一,就连屋里的桌椅、板凳、货架、电脑都是统一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据介绍,该县非常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只要有合适的办公场所、懂电脑的技术人才,政府就进行统一采购,为此该县扶贫办拿出了10万元专项资金。
脱贫攻坚,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为解决贫困户的贷款问题,该县召开了多次协调对接工作会议。王治学还与县人民政府金融办等多家单位的领导进行座谈,研究怎样为贫困户简化手续、怎样让银行放心等问题。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该县推出了贫困户联保即可贷款的举措,打消了银行的顾虑,方便了贫困户贷款。
为了多找“路子”,固始县还加强该县商会和骨干企业对口帮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片区产业扶贫,以“扶贫协作”“对口帮扶”等工作机制为平台,通过开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光彩行”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到片区投资兴业、培训人才、推广技术、发展贸易、安置就业,将片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激活内生动力,推动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产业开发是关键
固始县作为农业大县,养殖业发展良好。其中固始鸡以肉蛋兼用闻名全国,为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鸡种、国家重点保护畜禽品种之一。
走进李店镇刘营村,记者看到村党支部南边整齐的6排鸡舍。“这是固始三高农牧公司兴建的养鸡场,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已经带动5户贫困户脱贫。”刘营村第一书记徐新超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还要再建一座养鸡场,让20户贫困户参与进来,并以合作社的形式,让农民以流动资金入股。如此,参与进来的农民既能拿到分红,又能领到工资。”
站在张老埠乡桥头村的莲藕种植基地旁,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汪荣秀告诉记者:“为了将莲藕种植业发展成我村的特色产业,我们按照‘4+2’工作法将1000亩土地成功流转给河南省蓼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成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公司牵头、基地承办、农户参与,实现互利共赢。”现在,该基地年产鲜藕500万斤,产值达到了1000余万元,帮助5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为桥头村实现2017年以前全面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据介绍,为发展产业经济,各乡镇都在利用当地资源寻找适合的项目。在分水亭乡,稻草是最大的资源。该乡通过考察引进了草绳机,只要将稻草放入机器就马上生产出结实的草绳来。该乡为此成立了合作社,3户贫困户分为一组配备一台机器,随着草绳不断往外销售,贫困户的收入也增加了。
精准扶贫,任重道远。王永山说,接下来固始县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按照6个精准来实施精准扶贫,进一步推动户户脱贫、因户施策工作开展,这些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同时,还要做好产业开发工作,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为贫困户脱贫想办法、找出路,争取实现2017年年底贫困县摘帽的目标。(记者 白君涛 李小宝)
【责任编辑:寨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