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工匠徐金栓:产品质量的守护神

    演播室:他学历不高,却承担着维修和保养240台进口设备的任务。他性格腼腆,遇到困难却喜欢迎难而上。他出身寒门,却通过刻苦钻研成为一名能工巧匠。今天,信阳工匠专栏带您认识舜宇光学公司磨边车间维修保养工程师——徐金栓。    在舜宇光学公司,一片光学镜片的加工,需要经过粗磨、精磨、抛光、磨边、芯取、镀膜、胶合等七道程序,磨边是镜片加工中承上启下的一道工序,全部由进口设备自动加工而成,最终成型的镜片外径误差要控制在千分之五毫米以内,偏心率要小于1/120度,精度要求非常之高,肉眼根本无法判断,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抽检判断是否合格。    “我们镜片加工的时候,以它的中心点检查它的边缘,是否在偏心3格以内,如果不在就说明限度控制偏心了。”    产品的合格率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密不可分,而一旦产品抽检不合格,设备出现故障,徐金栓就要立即赶到设备旁边现场处理,这些磨边机大体上由机械设备和电子器件两部分组成,结构精密,感应灵敏,仅电子线路接口就有上千个,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死机,造成生产延误,影响交货时间。因此,要想在故障出现后最快最好的解决,必须要对设备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结构了然于心,在检修时准确判断、方法多样、操作规范,最难的还是要在嘈杂的车间中保持平静,全神贯注,而这样的检修任务对徐金栓来说每次都是一种考验。    “这个千分表的精度要求比较灵敏,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专心的用静态的方法去测试它,如果你的动作各方面不标准,你检测出来的尺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保证静心得去检测,依表的每一格精度来查看这个运转轴的好与坏。”    一分投入,一分产出,徐金栓对待设备像对待孩子一样认真呵护,240台磨边机,他和三名同事每周都要正常保养一次,磨边车间的故障率多年保持在2%以内,处于行业的顶尖水平。这两年受到三星业务的下滑影响,舜宇光学关闭了在中山和天津的代工厂,很多的设备辗转集结到信阳工厂投入使用,这些设备外形看似一致,但是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批次不同,给维修和保养造成了很大困难,虽然徐金栓从业多年来大大小小的问题都碰到过,但是现在还是经常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性格有些腼腆的徐金栓除了喜欢开动脑筋去思考研究,更重要的还有强烈的好胜心做动力。    “在现在这个维修保养中,我还真没有怕和不想。越是怕和不想遇到的这些东西,可能偏会让你遇见,这也是启发你智力的一个机遇,所以遇到这个情况你可能更加用心去钻研、去激发你的智商,对这个设备根据你的想象力来提升你的技能,在你的技能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你的技术也会越来越强。”    今年38岁的徐金栓,年少时也是个苦孩子,出身农村,父亲早逝,中学没毕业到南方打工,一个人担起养活几口人的重任,始终抱着“只有完全掌握一门技术自己才能安身立命”的信念,辗转于多家工厂拜师学艺,刻苦专研,最终在舜宇光学找到施展一技之长的舞台,这一干就是将近十年,对这份工作,这个岗位,这种状态,徐金栓非常的享受和热爱。    “这个工作也是我最爱的工作,也是最爱的职业。在这个行业中能够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不同的难度可以让我用心的去专研下去,当一个设备异常修复好之后,这都是一种快乐,所以我一直希望在这一行设备维护相关联的行业继续走下去干下去,做一个老师傅,······”
    编后话:至此,信阳工匠专栏暂告一段落,从吴德军、周其鹏、王云再到张金洲、徐金栓,他们都拥有炉火纯青的一门技艺,并且甘愿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专研、精益求精、默默坚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自己人生的华章。工匠自古以来都存在,工匠精神应运时代而生,在当前信息全球化、工业现代化、生活智能化的浪潮中,学习和传承工匠精神正是我们弥补品质、提升档次、彰显魅力的绝好方法。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