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产业铺就致富路

今年以来,罗山县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以产业为支撑载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在该县尤店乡李湾村,一排排蔬菜大棚甚是壮观。“我们以前用的是竹棍棚,用不久,容易坏,影响收入。现在县里帮我们建上钢化棚,质量好,还很耐用,每个大棚补贴4000元。”菜农李正喜一边忙着除草,一边热情地告诉记者。

为了培育好产业,该县在选好选准产业上颇费心思,依据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和当地传统,因地制宜地培育产业,对南部山区乡镇重点做好“山”字文章,发展林果茶叶等产业,在北部平原丘陵乡镇发展烟叶、蔬菜产业,对周党等有养殖生猪、山羊传统的乡镇,重点做好“养”字文章。对每个产业都培育1个至3个龙头企业,并配套建立合作社和销售网络,让贫困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致富,产业扶贫优势逐渐显现:在李湾、田堂蔬菜瓜果种植区,以香港恒盈达蔬菜种植公司和四季丰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代表,带动600户贫困农民参与种植或加入合作社,实现了脱贫致富;双楼现代农业产业园以隆盛园农业公司和东方信禾农业公司为代表,主要种植百合、玫瑰等畅销花木,共占地1100亩,为沿线近千名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以吉星农庄、阳光生态园为代表,共有160余名贫困群众参与休闲观光旅游开发,沿线桃园、梨园、樱桃园、草莓园、葡萄园各具特色,每逢采摘季节,市区居民来园观光、休闲络绎不绝;莽张、周党等乡镇根据当地村民有养猪的传统习惯,依托莽张豫鸣生猪养殖企业,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目前,豫南黑猪养殖户户均增收6000元至7000元,效果十分显著。该县在培育壮大产业的同时,逐步打造出自己的产业品牌,例如“灵山剑锋”“黑李湾萝卜”“豫南香猪”等,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据统计,该县仅去年以来,产业扶贫专项投资达12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860余户,户均增收超过万元。当地贫困群众正乘上“产业扶贫”的快车,驶入一条健康良性循环快车道。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