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团莅临信阳观摩
图为观摩团在中乐百花大厦入驻企业观摩指导。 记者 胡瑜珊 摄
4月16日上午,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率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团莅信,实地观摩指导我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省政府副省长张维宁参加观摩。市领导刘国栋、冯鸣、刘金志、方波、李水、杨明忠先后陪同观摩或参加汇报会。
此次,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2016年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分别由省领导谢伏瞻、陈润儿、叶冬松、邓凯等带队,重点对全省18个省辖市的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街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观摩点评活动。其中,叶冬松带队的第三组将依次观摩点评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4市。
又是一年的砥砺前行,一年来,我们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我们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努力使产业集聚区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动力转换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一天,我们亮出一年的成绩,现代服务、电商物流、电子信息等产业纷纷整装,迎接观摩团的年度“大考”。
当日上午,观摩团首先听取了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鸣关于信阳市产业集聚区、信阳市商务中心区、信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情况的介绍。我市共有13个产业集聚区、10个服务业“两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近年来,秉承“打基础、利长远,兴产业、带全局,重实效、惠民生”的发展理念,我市通过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发展方向,实行“四一”招商壮大主导产业,实施集团化体系化引进培育产业集群,召开攻坚例会解决项目建设难题等系列举措,载体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已成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十二五”期间,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2%,入驻“四上”企业个数增长32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8%,新增从业人员达26万人;服务业“两区”入驻企业496家,从业人员突破8万人。
随后,观摩团冒雨前往和兴阳光城市综合体、中乐百花大厦、鄂豫皖一日达电商物流产业园、信阳高新区企业服务广场、天扬光电年产1000万件液晶模组、图丽光电光学元件生产等项目所在地,展开了为期半天的实地观摩点评。
信阳市民翘首期盼的和兴阳光城市综合体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总体规划,正进入紧张施工。该项目位于信阳市商务中心区内,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于一体,内有2万平方米超大型室内游乐场和20万平方米时尚购物中心,有淮水瀑布、星光娱乐、迪士尼等十大文化主题广场,有威尼斯水街、奇幻天街、星光大道等六大文化主题街区,建成后将成为全省集中商业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创造就业岗位20000个,惠及3万户家庭。听取项目情况介绍后,叶冬松详细询问项目负责人具体施工进度、建设资金来源、预期经营目标等,笑着鼓励他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鄂豫皖一日达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以打造“中国第四大快递园”为目标,在全国首创仓储、分拆、分拣、包装、配送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仓配业务增速进入全国前十,助推信阳朝着“物流重镇”迅速崛起。2015年“双十一”当天,我市发送包裹量突破100万单,位居河南省第二位,仅次于郑州市,其中鄂豫皖一日达单仓发单量超过51万单。2016年伊始,鄂豫皖一日达快递发单量突破1000万单,使信阳邮政快递包裹发单量一举跃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市,同比增幅达1752%,创造了信阳电商物流发展史上的新高峰。
“怎么想到,来信阳发展?”“业务繁忙时,员工数量能够保证吗?”“跟你们合作的都有哪些种类的产品”……行进在宽敞的仓库里,四周是堆积如山的待发送货物,叶冬松一边逐一浏览,一边亲切地和项目负责人交流着。“我就是信阳人,浉河区的,回信阳发展就是看中了信阳的地理位置。我是天猫商会会长嘛,我们很愁没有好的地方发货,我们自有业务需求量就很大。”“能保证的,我们跟周边的大学都有联系,人工不是问题。”“现在和我们合作的有化妆品、电器、母婴、洗护等,太多了,有时候我都记不清有哪些牌子。” 今年年初,赵素萍曾到我市调研电商物流产业的发展,时隔数月,再次来到鄂豫皖一日达,发展变化之大令她十分欣喜。离开时,她勉励项目负责人说:“希望每一次来都能看到新面貌。”车子缓缓驶离园区时,车上随行的记者感慨地说:“这地方不错,发展气势足!”
作为全省唯一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信阳高新区现已集聚电子类企业89家,2015年新签约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22个、新投产项目18个,带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其中,天扬光电经过四期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液晶模组生产企业,年产能突破1000万片,是京东方、三星、中电熊猫等企业主要合作伙伴;图丽光电是高新区片区重要的延链补链项目之一,生产的蓝宝石光学玻璃,除供货陆骐电子外,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
行走在参观通道中,观摩团成员聚精会神地听着各项目负责人的介绍,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创新研发等情况,经过展示窗时,大家纷纷凑近观看,感受现代化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不时有人点头赞叹信阳电子信息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
此次参加观摩的还有各省辖市常务副市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观摩活动结束后,还将举办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成就展览,并召开全体大会,进行经验交流,点评观摩情况,表彰先进,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记者 胡瑜珊)
相关链接:
活动侧记
集聚发展春潮涌 芳菲尽展势如虹
——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团来我市观摩侧记
春雨滋润申城,风景这边独好。4月16日上午,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团来到信阳,冒着淅沥的春雨,不辞劳顿,先后深入和兴阳光城市综合体、中乐百花大厦、鄂豫皖一日达电商物流产业园、信阳高新区企业服务广场、天扬光电年产1000万件液晶模组、图丽光电光学元件生产等项目所在地,进行现场观摩检阅,实地感受我市项目建设千帆竞发立潮头的喜人态势。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一路走来,产业集聚区内热火朝天、加快建设的喜人景象令人鼓舞。观摩团一行入园区、看项目、 进车间,察企业,听汇报,用心倾听、仔细交流、认真思考,实地体会和见证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信阳市商务中心区,总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67平方公里,分为文化会展、金融商务、高端商贸3个功能片区。自2013年以来,信阳市商务中心区快速发展,入驻企业年均增长107%,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16%,实现税收年均增长113%,已成为信阳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城市建设发展的新亮点。”听了我市相关负责同志的介绍,观摩团成员倍感振奋。
在信阳生鲜果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群富有朝气的年轻人正在网上进行商品销售让观摩团成员眼前一亮。该公司是自营式生鲜企业,是互联网+生鲜的落地项目,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改进、改造和完善生鲜产业,重新定义生鲜产品从种植、养殖、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的整个产业链,减少流通环节,让利给消费者。公司负责人说,为了保障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公司自建冷库和分拣中心、自建冷链物流配送团队、自建客服体系,努力做到从菜园到餐桌,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吃上新鲜、健康的生鲜产品,过上更加优质便捷的生活。生鲜果购网蔬菜配送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按照客户订单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定点定时配送上门……
走进鄂豫皖一日达电商物流产业园超大仓储中心,只见这里排满了各式各样的销售货品,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认真地做好每一道工序,分拣、包装、运送这些销售货品。这里的负责人兴奋地告诉大家,我们全力支持、发展电商企业,主要看中的是信阳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区位好,发包裹就越便宜,我们计划发包裹在2公斤以内只需3元,现在货品出仓只需做到40分钟,力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的服务。五一节快到了,现在,大家看到我们仓库里备足了康乃馨、玫瑰等各式各样的鲜花,准备在五一节前后在电商销售上取得新突破。有位观摩团成员激动地说,信阳真好,变化很大!互联网+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没想到信阳电子商务发展得那么快,信阳抓住了电子商务,就抓住了未来发展的机遇。
做大做强的信阳高新技术产业,给观摩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信阳天扬光电公司总裁助理许力向观摩团成员介绍,近年来,公司以核心技术朝光电产业上下游布局发展,在省市政府支持下逐步形成中原光电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天扬光电经过四期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液晶模组生产企业,年产能突破1000万片,是京东方、三星、中电熊猫等企业主要合作伙伴。2015年,又与广州三木电器等公司合作,启动了总投资30亿元的中原液晶城项目……
春风骀荡,万绿萌动,信阳大地集聚发展春潮涌 , 芳菲尽展势如虹……(记者 黄铎)
记者点评:
集在兴业 重在富民
今年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期间,先后对我市商务中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等6个观摩点进行了观摩点评。这些观摩点不仅反映了全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而且展示了信阳的富民亮点和为民形象;不仅让参观人员感受到信阳的积极作为、跨越发展,而且让信阳人民更加提振信心、奋勇前进。
“一年一个目标,三年一个台阶,五年一个飞跃。”这是我市“十二五”期间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最新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入驻“四上”企业个数增长32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8%,新增从业人员达26万人。仅此可以看出我市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集在兴业、重在富民。这不仅体现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的总要求,而且符合信阳老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富民需要兴业。无论从全省、全国还是全球来看,经济强省首先是工业制造大省,经济强国首先是工业制造大国,所以说,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由于我市是一个传统农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占比较大,与全省发达地市的最大差距就在工业上。因此,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关键要靠工业来拉动、来实现。近几年,为了切实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业上得力,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发展理念,把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打好工业翻身仗,不但加快了富民强市步伐,而且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了新的贡献。
“创业犹如针挑土”,关键下好先手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既放眼全国、站位全局,又立足自身,着眼实际;既直面挑战、妥善应对,又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几年来,我市按照“一市一区三枢纽”的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发达地区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中西部地区渐成产业资本“西进”集散地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前沿优势、生态优势、民智优势,坚持“明确一个方向、选准一个地方、持续一个时期、兴起一个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集团化体系化引进和召开攻坚例会解决项目难题等新举措,全市上下形成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不仅使一大批引进企业落地生花,而且吸引信阳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争相“凤返巢”。信阳逐渐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好地、兴业的宝地、住居的福地。
兴业为了富民。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靠干。为了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富民的“聚宝盆”,我市确立了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现代物流五大产业,不仅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用工岗位,而且成为培训群众致富实用技术的基地。从当年一块块空地上迅速崛起的厂房;从全市产业集聚区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的13个;从鲜为人知的企业,到“中国手机生产基地”“中国(信阳)新兴家居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奖”“国家绿色建材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信阳高新区成为全省唯一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示范区等,可以看到我市产业集聚区,不但集聚了新兴产业,而且凝聚了全市人民“争先进、比贡献”的强大力量,更成为信阳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聚焦点。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打基础、才能利长远,兴产业、才能带全局,重实效、才能真富民。可以相信,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昨天起步艰难,今天步伐稳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天,一定会花开遍地、彩霞满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界朋友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